新住民幸福觀 越配通譯 年過半百考上法律系

羅智華 |2015.03.23
2655觀看次
字級
從越南嫁來台灣的曾女香(左),四十五歲才生下女兒李盈璇(右),母女倆感情很好。 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我希望每位姐妹都能有尊嚴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翻譯義工曾女香,曾在越南教授十一年華語,原本只是家庭主婦,因緣際會成為協助外籍配偶翻譯的通譯員,讓她看到許多同鄉姐妹因語言阻隔吃了不少苦頭,甚至不懂法律而受騙上當,因而激發自己成為「法律人」的決心,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仍埋頭苦讀考上大學法律系,希望能憑藉法律專業為外籍配偶奉獻心力。

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曾女香表示,十八年前因家人介紹認識先生,兩人靠著每周通信與打電話談了半年遠距離戀愛,先生誠懇個性動搖她原本不打算結婚的想法,決定為愛遠嫁台灣。那一年,她三十八歲。

中文流利

台語也輪轉

曾女香說,因為沒有語言阻隔,婆婆和先生也對她很好,就連台語也愈說愈「輪轉」。直到某天因緣際會參加社區舉辦的端午節包粽活動,得知衛生局要招募為外籍配偶翻譯的醫院通譯員,她決定去試試看,開啟她為外籍配偶爭取權益的使命之路。

「到醫院工作後,我才知道有許多同鄉姐妹,因語言不通吃了很多苦頭。」常有外籍配偶因中文不好,而無法與醫師溝通,比手畫腳半天,依然看錯病、拿錯藥。

最令曾女香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越南配偶因手臂長期發麻求診,但她不會講「發麻」的中文,只會說「痛」這個字,醫院幫她掛了骨科,連續看病數次都檢查不出問題,甚至還被醫師誤認為是無病求診、將她趕出診間。後來遇見曾女香協助翻譯,才曉得自己應求診神經內科。

類似求醫窘況層出不窮,讓曾女香深深體會外籍配偶碰到的困境與辛酸,於是她開始積極投身新移民文化工作,不只在醫院當翻譯義工,更到社大開班授課教烹飪,甚至當起廣播節目主持人,教導外籍配偶從各種成語典故認識中華文化、幫助她們逐步融入台灣生活。

除了奉獻所長,曾女香也發現很多姐妹不懂法律條文而吃虧上當,使她萌生學習法律專業的想法,經過一番苦讀終於考上稻江大學法律系。五十歲後重拾書本、成為大學新鮮人,笑說自己是老學生的曾女香說,雖然記誦一堆法律條文很辛苦,但想到將來可用法律專業幫助同鄉姐妹,再苦也要咬牙撐下去。

早把台灣

當永遠的家

對於近來官員因「外配進口說」引發的爭議,曾女香語重心長表示,在她們心裡,早就把台灣當成自己永遠的家,她強調人不應有高低之分,就像台灣人移民到歐美國家也不希望受到歧視的心態一樣,來自東南亞的她們也期望能將心比心、公平受到對待,成為台灣一份子。

「我們不能讓下一代只知道台灣文化、只會說國語,也應讓孩子認識母親家鄉的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文化交流。」曾女香感嘆很多外配子女對母親家鄉一無所知,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誤解、甚至歧視,為了改變現況,她努力將越南特色介紹給下一代,將越南語融入彼此對話中,讓家鄉文化傳承、扎根。

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女兒李盈璇說,看到媽媽這麼努力幫助外籍新娘,讓她很感動、驕傲,她以媽媽為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