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第八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昨天頒獎,清華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郭瑞年獲「傑出獎」,新秀獎得主為台師大物理系副教授邱雅萍、台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邱靜雯,至於為博士班女學生設立的「孟粹珠獎學金」,則由交大應用化學所博士班六年級學生黃郁琁獲得。該獎是台灣唯一表揚女科學家傑出成就而設,得獎者都希望家長鼓勵孩子多方涉獵,讓更多女性勇敢追夢。
郭瑞年是國內物理學界的重量級學者,在超導體物理等領域的研究享譽國際,尤其是她發明「金屬原子分子磊晶」技術,後來科學家以此發現「巨磁阻現象」,獲得二○○七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讓電腦硬碟容量變大、體積變小,許多輕薄短小的3C產品因而出現,郭瑞年當年的發明打下深厚基礎,卻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她說,不可能沒有遺憾,但做為科學人不是為了諾貝爾獎,而是在探索。
「女生對科學有天分,卻中途放棄,常是家庭、婚姻與研究不容易取得平衡。我很幸運有一個同行的『super husband』,在工作、家庭都是好伙伴。」她鼓勵女性科學家,如果遇到瓶頸,不要逃避,可以看看其他科學家的傳記,就會發現「挫折是讓自己成長的動力」。
獲得新秀獎的邱雅萍,下了班還要照顧三個孩子,她笑說,除了先生的支持,自己的時間控制要很嚴格、有效率,研究「求好不求多」,才能把每個角色都做好。
另一位得主邱靜雯表示,讀國中的時候,物理、化學的成績比其他科目好,家裡雖沒有科學研究背景,但都支持她一路攻讀學位,因此她認為家庭教育很重要,不要干涉下一代追求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