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偏鄉公車站距長、班次又少,常有山區居民頂著烈日寒風,千里跋涉才能搭公車,公路總局協調,讓偏鄉客運化身「小黃」,擇定十二條路線試辦隨招隨停,半年試辦成果良好,今年下半年將推廣至全台百餘條偏鄉路線。
公路總局監理組副組長梁郭國說,偏鄉一村一站牌,站距往往長達四、五公里,走一站得花一個小時,且班次極少,若沒趕上可能一整天泡湯了,為了體貼民眾交通需求,今年一月起,檢視路線陸續開辦隨招隨停服務,民眾伸手招一招,司機就會為你停下車來,不須到站牌定點等候,車資以距離最近的站點開始計算。
試辦路線包括國光客運行駛宜蘭的「一七八九」寶發新村至大礁溪段、「一七九九」成功廟至永樂里,新竹客運「五六三九」東光至玉山、苗栗客運「五八二○」胡厝至大坑尾,台東鼎東客運「八一一○」泰源至東河農場、「八一一一」泰源至後寮等十二條路線。
隨招隨停首要考量仍是安全,大車突然停車,不能影響後方車流及造成旅客上車的危險,路段太陡、轉彎角度過大都不適合。初期先試辦上車隨招,但下車仍按照既定站位停靠,不能隨叫隨下。
公路總局說,公車是偏鄉民眾最依賴的交通工具,像雙腳一樣,如果能多服務一些人,當然就該盡量做到,尤其只要司機多留點心,就能幫民眾節省步行及等待的時間。民眾可洽詢客運業者或直接上公路客運乘車資訊系統(www.taiwanbus.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