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芳草(左)有一套幸福哲學,讓兒子(右)獨立又不叛逆。
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幸福是什麼、該如何定義?三十七歲來自越南的黎芳草有她的一套價值觀:「幸福就是一家和樂、不吵不鬧。」而她與先生相互信任,孩子更聽話、上進,令人稱羨,她說,維繫一家情感的訣竅,就是再忙也要享受全家出遊的時光!對家人「信守承諾」則是最大關鍵,說到的一定做到,絕不拖延。
「做事不要隱瞞,久而久之,夫妻間就會有信任感;也不能騙小孩,說到就要做到。」黎芳草在台生活十八年,她的生活哲學不只把家庭照顧得完善,連兒子都很獨立,不需操心,「衣服自己洗,房間也自己掃,不假手他人。」才國二,兒子就熟悉童軍技能,會搭料理台,懂得烹飪,黎芳草笑說:「未來離鄉讀書,保證餓不死。」
學烹飪是黎芳草教育方針之一,原因就是為健康。黎芳草說,與越南相較,台灣飲食較油、較鹹,所以她常把菜煮得清淡,而顧慮全家的口味,更開始學煮台灣菜,前提還是要健康。先生欣賞她的用心,常買食譜給她,等她試驗成功,再教孩子煮,除了不希望孩子吃太多外食,也希望孩子要勤奮,凡事自己動手,別養成讓人服務的習慣。
正向思考 傳給下一代
而和黎芳草交談,就會發現她的想法很正面;原來母親自小就教導她正向的教育觀。「家裡在越南是做美髮的,媽媽常告訴我們,嫁人後的夫妻相處之道、如何帶孩子。」讓黎芳草心疼的,是媽媽後悔讓女兒嫁到台灣這麼遠,無法隨時相見,但只要女兒幸福,媽媽願意忍受思念的苦。
黎芳草剛到台灣,面臨語言難題,發音不標準,實在很糗。例如出外買飲料,要跟老闆拿吸管,說成「水管」;孩子一、兩歲要作餵養紀錄,把要吃的一顆柳丁,寫成一「棵」柳丁,讓護士大笑連連,直說「吃到一棵樹也太多了吧!」
一邊帶孩子,一邊從注音符號讀起,還要適應台灣氣候,對新住民而言,要非常有毅力、勇氣才能熬過去。
黎芳草說,由於越南氣候較暖,在台灣冬天該穿什麼衣服都沒有概念,好在先生體貼,先是辭去要常出國的工作,和她一起經營漫畫店,生了大兒子後,經濟開銷大就回去工作,幾年後女兒出生,又回來陪在她身邊,所以在台短短五年,黎芳草就已經適應得不錯了。
回饋幫助 當他人橋梁
感覺生活漸入佳境、幸福滿盈的她,開始有強烈念頭要當其他姐妹的橋梁,想助人也想回饋幫助過她的人,「因為我深深體會語言隔閡的不便,希望透過我的經驗,鼓勵姐妹們出來學習、提升智慧。」
回想十八個寒暑的時光,黎芳草和先生總為生活奔忙,但從不忽視對兒女的身教、言教,夫婦倆對孩子的品格和自律的看重程度,不輸對成績的要求。
此外,黎芳草為了幫孩子紓解生活與課業的壓力,玩音樂、參加童軍露營,甚至「只是到附近走走也好」的全家出遊;放暑假,則帶孩子回越南。兒子說,到了那裡可以盡情地玩,雖然語言不通,比手畫腳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