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凡
人生在世求什麼?無非求其安心而已,因此慧可斷臂求法,請求達摩祖師為其安心;趙州禪師八十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但是,許多人不明白自己,終日向外追求,在五欲六塵中迷失,最後,在「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的迷惘和愁悵中,結束了一生。
還記得年少的自己,遇到假日就喜歡待在書局一整天,但是,嚴格的父親「望女成鳳」希望我乖乖待在家裡好好讀書、寫作業。然而,青春正像春天吐露的新芽,綻放的花蕾,哪裡停得下來,關得住。
因此,每逢假日,我就不告而別的消失一整天,這一天啊!忘了時間,忘了空間,倘佯在書海裡,一本看過一本,從天亮到天黑,一直到不得不回家,當下雖然滿足、高興了自己內心的需求,但是,回家面對現實人生,父親不苟言笑的表情,實在是天大的壓力,真是又愛又怕受傷害。
這樣不安心的感覺,一天強過一天,實在不喜歡這樣的覺受,我自忖,人生在世,不就是希望一個自在嗎?這樣偷偷摸摸和提心吊瞻,身心都不安穩,因此,我告訴自己要在高中畢業前,突破和父親相處的模式,沒有恐懼害怕,並且和父親成為朋友,那麼第一步,就是「勇敢面對,不再逃避」。
我大方的跟父親報告自己什麼時候外出,回來時,也會主動和父親問候,循序漸進的表達我的想法,分享我的學習,一次、二次,慢慢的,父親因為我的坦白,也逐漸放下他做長輩的身段,信任我的決定,尊重我的意見,最後,在高中畢業前,我和父親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這是我年少時,為了「安心」做的突破。
世間有八苦,面對求不得苦時,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欲望,我們的習氣煩惱就會策發我們做不應該做的,說不應該說的,因此亂用金錢、人情、特權、關係等等,大部分的人,沒有的時候,希望得到,得到了以後又害怕失去,得、失都在憂患之間,所謂「患得患失」,活得很不踏實,惶惶終日,不知道如何是好。
晨起夕落,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生遇到抉擇的十字路口,觀照自心,從「安心」出發,保任一顆真誠的心和平等的慈悲,在待人接物上,與人為善,世間的五欲六塵,便都化做極樂世界悅耳美妙的聲色,天堂就在當下,等到時節因緣成熟時,一切自然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