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祖庭參學 增廣見聞 文與圖/女眾學部 |2015.03.14 語音朗讀 15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抱佛腳囉~參訪無錫靈山大佛。圖/女眾學部 知勤於客堂解說。圖/女眾學部 知逸於觀音殿唱〈叩鐘偈〉。圖/女眾學部 出發囉!大家在香港機場合影。圖/女眾學部 文與圖/女眾學部 為培育佛教青年幹部及弘法人才,佛光山教育院舉辦「二○一五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新春參學團」,甄選來自佛光、南華大學及叢林學院學生四十二人,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糾察慧豪法師領隊。 叢林學院的男眾三位、女眾十位同學,在十五天參學期間,參與大覺寺的法務、知客、「一筆字」書法展布展、導覽解說、早晚課誦、禮千佛法會、朝山、滴水坊、花車遊行等工作。此外,響應開山大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念,常住也安排同學到上海、蘇州、揚州、無錫等著名景點參訪,期許同學增廣見聞、拓展國際視野。以下是同學的心得感言。 ●這裡的義工告訴我,第一次踏進大覺寺,發現這座寺廟沒有設門檻,帶給他親切感,因而開啟入佛門、成為大覺寺義工的因緣。有誰想過,一個不起眼的門檻,也能度眾、說法。(知逸) ●此次在山門擔任知客,提供諮詢服務及派發新春導覽簡章與來山大眾。開山大師曾開示,知客要能知道客人要什麼,要柔軟慈悲。一個微笑與吉祥語,不僅讓來者歡喜入門,更將平安吉祥帶回家。 參學期間抽了三回「人生卜事」,內容都是「我們都在創造歷史」,這番巧合讓人會心一笑。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以幽默輕鬆的方式和我們分享祖庭建設的經過,此中的艱辛難以體會,但這分精神卻是我們該努力學習的方向。(知千) ●我在白塔知客組服務,每天睜開眼就是掛開山大師的「一筆字」,結束就是撤字畫。向來山遊客介紹「一筆字」的同時,也想到大師的每一幅書法,皆是勉勵自己要不忘初心、厚道、善護念、天地禪心。我每天努力將所學的告訴遊客,讓大眾更認識人間佛教,也考驗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能讓人接受、感到歡喜。(知圓) ●抵達大覺寺的時候,天氣雖冷,但心裡暖烘烘的。佛光山這個大家庭無論走到哪裡都有「家」的感覺。一路上感受到常住的關懷與照顧,心裡也不斷提醒自己,要把這分溫暖帶給每個與我有緣的人。 過年期間下了兩天的雨,義工堅持為來山大眾服務的精神令人感動。不禁反思自己可以拿甚麼給人?大師說「我們要當義工的義工」,感謝義工讓我學習並實踐大師的教誨。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沉澱、看見自己、從心出發」。把自己準備好,便能為大眾服務奉獻。(知廣) ●這趟旅程讓我重新省思來到佛光山、進入佛學院的意義與目標為何。此次參訪對我來說,是一趟重要的反省之旅。大覺寺現在有二十七位法師,如果不是每位法師都擁有正知正見的獨立作業能力和對佛法的信心及智慧,如何將偌大的祖庭撐起,又如何將新春活動辦得如此精采?珍惜佛教叢林教育的養成,期許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棵大樹,播撒菩提種子,讓這片叢林更大、更廣。(徐沁) ●大師看到往日的名山古剎片瓦無存,法音不再宣流,而心生復興祖庭之志。宜興到台灣的距離不過數小時的航程,大師卻走了四十多年,才回到他自幼出家的祖庭。 大師說:「祖庭是每個佛光人的,大家要對祖庭發心。」這趟旅程除了發心到大覺寺服務,更是一趟尋根之旅─探尋開山大師初發心的源頭、在五大洲發揚光大的那個法根。我們都是依著這條法根滋養自己的法身慧命,更應當仁不讓盡一分心力,讓人間佛教發揮光與熱。(劉姵蘭) ●看到這麼多義工無私的奉獻,我想到大師在《往事百語》裡說的「沒有待遇的工作」。沒有待遇的工作是不計較你我,做得很歡喜快樂,在義工的身上,佛光人的工作信條表現無遺。(秀玲) 前一篇文章 印度沙彌學園 巡根日記 2013/9/18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安心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叢林風光】五日精進禪修 體證人間生活禪【叢林風光】叢林運動會 集體創作 實踐六度波羅蜜【叢林風光】 現代維摩 佛光青年歡喜修持【叢林風光】傳承師命 弘揚人間佛教【叢林風光】叢林新春 修行在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叢林生活 走進佛學院 人生的另一種選擇叢林生活 禁語日【叢林生活】Happy studies拔河比賽不一樣的學習【業林生活】法會實戰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