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印尼總統宣布,若台灣不能改善在台印勞的基本勞權,則在數年後不再對台輸入。而在台印尼勞工大多以居家看護為主,引發不少家庭擔憂下,政府初步因應方法,是重新開放越勞或是新增緬甸勞工替代。
此一頭痛醫頭的土方法,基本上有如國內企業一般,那就是哪裡勞工廉價,便往哪裡設廠,只不過換成的主角,是到他國找更便宜的家庭看護工。
但此種建立在便宜又大碗的心態,日前卻被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戳破,那就是印尼政府是在我國一再推阻,不願「把看護工應適用基本工資」、「仲介服務費改由雇主負擔」下才如此。
更離譜的地方是,台灣外籍家務工薪資已十八年未調整,每月一萬五千八百五十元的薪資扣除仲介費及健保費等,每月勞工實領薪資不到七千元,且每日工時高達十四至十八小時,更有將近十萬名家務外勞全年無休。該團體痛批,把家庭看護當成奴工。
很明顯的問題全都露出水面,那就是台灣早進入高齡化社會,且隨人口老化快速和出生率下滑,以及政府長照仍處在學步,又不能滿足家庭所需,外加上社會貧富擴大和中產階層消失下,我們只能用層層剝削他國家庭看護工,去支撐這個社會問題。
換句話說,這除了是勞動權益上的違反國際勞權,更是一種身心俱疲的凌虐和轉嫁,而且目前深陷在進退兩難困境。
但很明顯不論是引進越勞或緬甸勞工,都只能當成政府長照上的狗皮膏藥,根本不能治本。真正的是我們得先讓在台所有家庭看護,能享有基本公平勞動收入和生活條件,其次便是長照制度得更周全去建立。
因為長期看來,我們得有自主自立且國人能負擔的人力供給才行,否則一旦他國經濟發展起來,那對台灣依然得依賴引進勞動去滿足家庭照護所需,一定全面崩坍,成了無數家庭悲歌和嚴重社會問題。但政府真的準備好了嗎,還是又得人民自力救濟。
張勳慶(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