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16世紀古城 凸顯氣候危機

謝鈺鈺 |2015.03.10
1503觀看次
字級
台灣藝術家黃瑞芳(左)將在威尼斯雙年展為吐瓦魯發聲,右為吐瓦魯駐華大使陶敏德。 圖/記者邱麗玥
藝術家黃瑞芳將水淹威尼斯十六世紀古蹟,以「上雲下海」展現莊子天人合一的意境。此為3D模擬圖。 圖/黃瑞芳提供

【記者謝鈺鈺台北報導】位於南太平洋的友邦國吐瓦魯,近年因地勢低窪,被評估將會是首個遭受海平面升高而面臨滅國威脅的國家。台灣藝術家黃瑞芳將代表吐瓦魯參加五月六日開幕的「二○一五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他提案水淹十六世紀威尼斯古建築以凸顯氣候變遷危機,這將是威尼斯雙年展一百二十年來,首座「水淹」形式的國家館。

黃瑞芳連續兩屆受邀,二○一三年及二○一五年代表吐瓦魯國家館參加第五十五、五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這次以莊子的「消遨遊」哲理出發,製作一件「上雲下海」的裝置藝術「CROSSING THE TIDE」,企圖用藝術的力量救援吐瓦魯。

吐瓦魯國家館由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策展人Dr. Thomas J. Berghuis與黃瑞芳合作,在十六世紀古建築中,打造「上雲下海」的空間裝置。展館地面比照水鄉威尼斯的木棧橋,以水灌滿地面且淹過木棧橋一公分,參觀者涉水前進,感受大淹水的情景;上方的空間雲霧縹緲,形塑出莊子「逍遙遊」意境;展廳內每隔十五分鐘出現象徵人類文明幻象的極光投影,隱喻建構在非永續能源系統的現代文明。

全球環境永續議題當道,台灣如何為國際發聲?吐瓦魯駐駐華大使陶敏德及行政院政務委員葉欣誠、樂陞科技董事長許金龍、台灣藝術家黃瑞芳昨日出席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吐瓦魯國家館記者會。

陶敏德表示,吐瓦魯是很小的國家,人口只有一萬人左右,因嚴峻的氣候變遷,海平面升高威脅小島國的存亡命運。陶敏德感謝黃瑞芳,自二○一○年起赴吐國實地創作,二○一二、二○一三年獲邀於杜哈及華沙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擔任該國政府代表,以環境藝術協助吐國突顯氣候變遷危機,廣獲國際媒體聚焦。

黃瑞芳表示,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吐瓦魯國家館確定進入主展區,已有一百多家媒體邀約,這是他第二次透過環境藝術且論及永續議題的作品,為吐國發聲,呈現台灣透過文化軟實力國際濟弱扶貧精神之展現。

從上一屆威尼斯雙年展最陽春的館,到本屆可以進入到主場區,更得到古根漢美術館負責中國當代藝術計畫Dr. Thomas J. Berghuis的支持,和黃瑞芳合作擔任吐瓦魯國家館的策展人。

二度贊助黃瑞芳的樂陞科技許金龍董事長表示,在這個世上你我都無法逃避的就是環保議題,海平面只要一上升,第一個有滅國危機的,就是和台灣友好的邦交吐瓦魯,在國際上並沒有人對吐瓦魯真正伸出援手,他相信用藝術的力量能讓吐瓦魯得到改善。他強調,曾得過總統文化獎的黃瑞芳,是一位真正能讓國際看見有力量改變世界的藝術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