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繼解凍越勞後,勞動部規畫小規模試辦引進緬甸勞工,初估引進一百至兩百人,以解決製造業、農業缺工問題,但不包括家庭看護工,最快今年五月引進。若成功引進,將是台灣首度引進農業外勞。不過,農委會說,開放農業外勞一事仍在協商中。
台灣農業缺工問題嚴重,農委會曾多次要求勞動部開放農業外勞,但勞動部始終未鬆口。去年十月,農委會提出試辦農業外勞政策,初期可能先開放茶葉、水果、菇蕈、蘭花、屠宰等產業,每請四個本國勞工,才能請一個外勞,也遭到台灣農村陣線等公民團體反對,質疑此舉將掏空農村,還會剝削基層農民。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劉佳鈞表示,二月底與外交部磋商,已獲外交部同意,未來引進緬勞,簽證擬送泰國辦理;三月底勞動部將與緬甸經濟部門、農業部門進一步磋商,預計以專案方式引進緬勞。
他說,此波預計開放的緬勞,包括農業外勞,但要開放那些業別,近期將與農委會討論;如果試辦順利,下一波可能引進家庭類外勞。
劉佳鈞說,緬甸與台灣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都相近,目前也有許多台商正評估要不要在緬甸投資,若能引進緬甸外勞,不但解決國內缺工問題,對於要到緬甸投資的台商也是好的開始。
劉佳鈞並指出,外交部也針對自孟加拉、斯里蘭卡引進勞工進行初期評估。
不過,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農業外勞引進一切還在討論中,包含各農會輪流使用外勞的時間調配,還有畜牧業需求數量仍在調查,行政院並沒有指示要提早推動,不可能五月就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