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募兵制實施在即,義務役即將停徵,但國軍各單位都面臨嚴重缺員危機。其中向來扮演國軍門面的三軍儀隊,目前志願役人員僅占四成;與救災最相關的工兵與海軍陸戰隊,更僅二成六與三成七。明年起義務役退出部隊後,儀隊恐將被迫縮減禮兵勤務與表演規模,工兵與陸戰隊更可能無力投入大規模災害防救。
國防部強調,去年共招募一萬五千零二十四名志願士兵,高出原訂目標百分之四十二。但是立委陳鎮湘表示,目前志願役士兵編現比為五成三,但勤務部隊人多,達到六成二;戰鬥部隊人少,機甲部隊的志願役士兵占四成五,特戰部隊四成一,通資部隊三成五,陸戰隊三成七,工兵更只有兩成六最低。
陳鎮湘批評,「戰鬥部隊加給」與「留營慰助金」,至今仍不核定發放;政院人事長黃富源表示將在年底前核定,但陳鎮湘認為太晚,屆時可能「戰車開不出門,軍艦駛不出港」。
立院預算中心也警告,「精粹案」編制總員額二十一萬五千人,常備兵力不得低於十七萬六千人,明年底義務役將完全退出部隊,但去年中仍只有十二萬五千名志願役官兵,今年預算編列員額也只有十四萬零五百人,要在一年多補足三萬多人的缺口,困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