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振鶴
《Amour》是二○一三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法語電影描述一對已退休的音樂教授夫妻走到生命的尾端時,老先生如何照顧中風的另一半,他不離不棄、深情款款,細心地守護在中風的太太身邊,不假他人之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任何一對夫妻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但是凡人如果到了一定年紀後,身體就會衰老,生活漸漸失去機能,失智、中風、半身不遂等居家照護的問題會一一浮現,或許可以透過這部電影預先感受夫妻退休時面對疾病的沉重負擔與照顧另一半的辛勞,還要兼顧如何活下去的尊嚴。
照顧身心障礙老人不是一天、兩天簡單的事,影片中大部分時間呈現安靜無語的長鏡頭,代表著生活一天天地過著,但要如何有尊嚴地走下去是一件困難且嚴肅的生命課題。
由於老太太堅持要活得自在,不願到養老院,老先生為了愛護她,身心俱疲,已無力再去負擔別人的建議,包括沒有住在一起的女兒苦口婆心建議將老太太送到養老院,反而樓下能幫忙買東西的鄰居對生活的協助還比較多。
從老先生對老太太的愛,以及照顧的壓力交互作用下的種種行為描述,看到了導演對人性的體悟,對愛的深層了解,對老年病護的關懷。此片能贏得多數人的共鳴,是因為我們都會老,所愛的人終有一天需要被照護與扶持,而能讓你承受住單調繁瑣事務,需要源源不絕的耐心與毅力,背後動力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