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聊數學 破碎的數─分數的故事(下) 維尼老師 |2015.03.05 語音朗讀 19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維尼老師 各文明古國的分數發展 古代巴比倫人使用的是60進位制,因此他們的分數也是60進位的,還編制出使用60進位制分數來表示單位分數(分子是1的分數)的分數表,例如: 。 古埃及人非常有趣,也可以說是奇特,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喜歡把所有真分數都表示成一串不同的單位分數的和,例如: 等等。因為這種作法既囉唆又麻煩,因此使得埃及的算術、代數發展緩慢,無法像中國、印度一樣發展到極高的水準。 而在印度,有系統介紹分數的著作直到西元七世紀初才出現,而且有數學史家認為,印度的分數概念很大的可能是承襲了中國的發明。例如他們把 寫成 ,和中國完全一樣。 再來說到阿拉伯人,可就得好好替他們鼓鼓掌了!因為不管中國或是印度,分數的表示方式都是直接將分子寫在分母上面,中間並沒有現在使用的分數線,而發明出這條分數線的就是阿拉伯人。在西元800年前後,阿拉伯著名的數學家花拉子米,在著作中曾把3除以5表示成 ;雖然這條線還沒有真正代表今天分數線的意義,但也算是驚鴻一瞥,第一次出現在數學上。 一般認為,真正最早使用現代意義的分數線的,是1175年的阿拉伯數學海薩爾,他在著作中真正使用了分數線,這條橫線從此落地生根,一直使用到今天。 歐洲人最怕分數 歐洲人非常畏懼分數,直到18世紀,還對分數的運算視若畏途,一想到就灰心退縮!德國有句諺語,形容一個人陷入絕境叫做「掉到分數裡去」,可見歐洲人多麼害怕分數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原來在阿拉伯數字傳入歐洲並普遍使用之前,歐洲人都是使用羅馬數字,而羅馬數字並不是進位制的,要表示一個數字,必須把許多文字符號排列成一長串,例如4888用羅馬數字表示,要寫成MMMMDCCCLXXXVIII。整數都這麼麻煩了,更何況是分數以及分數的運算呢?所以,歐洲人害怕分數不是沒有道理的。 前一篇文章 快樂塗鴉簿 貓咪 下一篇文章 巫婆的午餐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路的盡頭【快樂塗鴉簿】獅子大王【童 詩‧童 思】知了知了【小藝術家】森林小屋【TAIWAN寶島覽勝】台語文創意園區【快樂塗鴉簿】慶生會 作者其他文章天南地北聊數學 四色定理天南地北聊數學--2個正方形變1個天南地北聊數學--0的崎嶇身世天南地北聊數學-- 歷史久遠的99乘法口訣天南地北聊數學--黑色的13號星期五天南地北聊數學--循環單位與數字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