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言論自由與不妄語

執筆人:張亞中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際佛光會世界 |2015.03.05
1353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張亞中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

今年一月七日法國《查理週刊》的編輯部遭到恐怖攻擊,當場造成十二人死亡,導火線是《查理週刊》所刊登的諷刺漫畫,用猥褻的方式描述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為此也引發了許多人捍衛「言論自由」,甚至高舉「我是查理」的牌子,矢志捍衛言論自由。

《查理週刊》於今年二月二十五日正式復刊上市,繼續其辛辣嘲諷的風格,封面以紅色為底,在漫畫家筆下,教宗、聖戰士、法國右派前總統薩科奇、極右派領袖瑪琳.雷朋等,化身為一群憤怒的狗,追逐咬著《查理週刊》奔跑的狗。

《查理週刊》與伊斯蘭恐怖攻擊雙方各有立場。法國人認為,用反諷的方式評論時事是法國的政治傳統,政治漫畫就是法國標準的轉喻(second degree)幽默;伊斯蘭信徒認為,處於強勢的法國不僅禁止他們的信徒在學校著傳統服飾,又不停嘲諷他們的先知。一方堅決地捍衛言論自由,「不自由,毋寧死」是法國自由主義的信條;一方認為自己的精神認同遭羞辱,「為阿拉而死」是無上的榮耀。

這場言論自由與認同價值的衝突,看來還是不會停止。我們在譴責伊斯蘭用暴力來回應的不當之時,也要提醒這個衝突正凸顯了西方自由論述的貧瘠。言論自由是否就可以沒有界限,是否可以傷人尊嚴而不顧,是否可以用幽默為理由進行嘲諷?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住世弘法四十九年後,在臨入涅槃時曾囑咐弟子要「以戒為師」,《華嚴經》說「戒是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星雲大師也說「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星雲大師認為這五戒是「自他兩利」五戒包括身口意三個方面,「不妄語」是五戒之一,強調不可以造口業,星雲大師曾說「不妄語,則自己不損信用,他不毀譽」口業包括不兩舌挑撥、不惡言謾罵、不散亂雜話。就現代社會的規範來看,或許這些口業並不會造成法律上的刑責,但是它們已經嚴重地傷人名節、損人尊嚴、對人不尊重。

五戒當中的身口意三業是相連、相互影響。經常造口業,自然會影響自己的意業,也會刺激他人的身口意三業,一個惡因,必然引發諸個惡果,《查理週刊》認為自己只是言論自由,或許在法律上沒有責任,但是從佛教來看,這種輕蔑嘲諷的言論,其實是已經是在造口業,這個惡口業,會激起其它法國人的惡意業,也造成了伊斯蘭教徒的惡身業,用殺生的方式來還擊,很不幸的,《查理週刊》事件正是當代人間由於不能做到「不妄語」的悲劇因果。

言論自由是否等於可以妄語的爭議,也同樣出現在台灣。我們看到不少媒體名嘴、新聞報導,網路留言,以「言論自由」為名,進行人身攻擊,曲解新聞,丟鞋丟書,在古蹟或公有建築上塗漆,法院雖多以「言論自由」來維護他們的行徑,但是這種「言論無罪,攻訐有理」的因果業力正在快速而悄然地傳染,它讓台灣這個良善的社會被「身口意」三業所侵蝕。

五戒是「諸惡莫作」,十善則是「諸善奉行」,星雲大師將此「五戒十善」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句話簡單清楚呈現。法律可以保障言論自由,但是法律無法阻止社會因果業力生息,只有「三好」才是社會祥和的根本。

不知道《查理週刊》的主其事者,人世間鼓吹捍衛「言論自由」者,能否領會「五戒十善」的「三好」精神的重要。不止是法國的媒體,也包括台灣的社會,如果仍是以「言論自由」為名,不斷造口業、造意業,社會不會有安寧的。這個世界的確需要「三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