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經濟學人》與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

執筆人: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教授 |2015.03.04
1092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教授

上周五,《人間福報》新聞,「石油換衛生紙 解委國物缺之苦?」。扣除網路的外電,對於近況不佳、舉世石油蘊藏量最大的委內瑞拉之報導,這則報刊新聞應該最稱顯著,並且略見溫馨。

千里達有國民一百二十二萬、人均所得二點二萬美元,在美洲僅次於美國與加拿大,救急是臨時抱佛腳,也可以是好事,更好的是平時燒香,如委內瑞拉十年前號召,成立了「美洲玻利瓦聯盟」(西班牙文簡稱是ALBA),除本國外,委國通過團結的連帶,不是經濟「理性」(賺錢,並且完全據為己有)的機制,針對七個加盟國,提供低於市場價格的石油,並且指定歷年石油差價總額,作為各國社會教育與建設之用。

對於委內瑞拉這些內政與對外連結的成績,《經濟學人》相當在意。因此,對於委國前總統查維斯(Hugo Chavez)將這些原則與實踐,稱作是「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的聲稱,該刊極為重視。若以「查維斯,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查閱資料庫,得到四十一篇學術與雜誌文章,竟有高達十篇來自《經濟學人》。

何以這本高壽一百七十二年的周刊鶴立雞群,領先眾多出版物,有這麼多篇夾評論於報導的文字,出現「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這個名詞?只能大膽假設,然後求證;一是忠於職守,二十世紀社會主義的模式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回春,但人類的當前體制又有眾多疑難雜症,在此脈絡,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不失為一個值得努力以赴的目標,刊物通過這些報導,提醒世人當有這個眼光與選項;一是冷嘲熱諷,訕笑社會主義不分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同樣可笑。

究竟是哪一種,若是通讀《經濟學人》十篇評述,答案就會更清楚,若看上月中旬的那篇,其僅屬片面真實的報導,透露刊物的立場,可能是後者,它說,去年此時長達三個多月的街頭暴動,「死了四十三人」,此話不假,但是,其中半數挺政府,並且很多是被發起暴動的富裕中上階級所殺害,他們焚燒汽油彈,以鋼絲設置路障,死者包括騎車經過的人遭鋼絲割喉,這些激烈暴力行為,明顯是刑事犯罪,卻被國際主流傳媒說是政治抗議,並指責清除現場的委國警力是不當鎮壓。面對這些暴力場面與挑釁,委國警方是有不當,但反應過度的維安人員並未逍遙,已經都被起訴。

反觀美國,幾年來警察在沒有必要時刻殺害無辜者,次數不少且幾乎無人遭到起訴,《經濟學人》提供的數字一年都有四百五十八人(英國與日本都是零人),就算除以十(美國人口將近委國十倍),也還高於委國警方去年因為維安過當而誤殺的二十餘人,但《經濟學人》並沒有說美國是「威權國家」,更不曾說山姆大叔「滑向極權」。

委內瑞拉當前處境是困難,該國左派右派都很不滿。但比較持平的看法,誠如美國教授何林節(Dan Hellinger)所說,委國舊日統治精英結合美國軍政權貴,減產走私囤積民生物資、破壞經濟,伺機政變的作為,這是一回事。馬杜羅政府處理經濟困難無方,以及可能將政治異端變成刑事犯的嫌疑,是另一回事。兩種情況可能同時存在,彼此並不互斥。這個僵局若不能合理解決,無論是委國傳統精英與美國得逞,或是如同廣受敬重的烏拉圭總統穆西卡(Jose Mujica)所擔心,委國軍方左派可能不耐膠著而發動政變,對於委內瑞拉、對於世局,都是禍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