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的茄苳樹樹洞,助居民走過物質缺乏的年代。圖/潘欣中
【本報屏東訊】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有棵樹形像人又像獸的老茄苳樹,外地人形容它是「大腳樹怪」,但在當地居民心中,它是庇護居民的樹神;因日據時期嚴禁私鹽,居民將海鹽藏在樹洞中,走過物質缺乏的年代。這棵老樹將納入後灣生態遊遊行程,成為新亮點。
「大腳樹怪」位在後灣村一處農路旁,附近居民多已搬離。老樹樹幹中央三顆樹瘤宛如人的面貌,樹幹底部分叉如二隻大腳,樹枝像張開的雙手;像人又像獸的奇特樹形,讓人嘖嘖稱奇。
後灣村七十八歲吳姓阿嬤說,她的祖父描述,這棵茄苳樹在她祖父年幼時已存在,樹齡保守估計有一百六十年;祖父會帶兒孫祭拜老樹,說它是在地人的守護神,也是兒時美好回憶。她說,附近居民多搬離,祖父過世後,祭拜的人愈來愈少。
後灣人文暨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楊美雲訪談多位老一輩居民,發現老樹不只長相怪異,還有段與居民感情連結的故事,計畫將老樹納入生態遊遊行程。
她說,後灣珊瑚礁海岸形成的礁岩穴,是絕佳曬鹽池,居民形容為「天賜的禮物」,但日據時期嚴禁使用私鹽。在物資缺乏的年代,人們能省則省,怕帶鹽回家被重罰,便將鹽藏在這棵老樹多個樹洞中,分次帶回。台灣光復解禁後,居民感念老樹默默協助,將它視為庇護地方的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