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主動餵食牛背鷺,這隻牛背鷺也老神在在。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文/蘇林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台北市立動物園一向是年節假期遊玩人氣景點,但園方呼籲民眾務必謹守「禁止餵食」告示,勿任意餵食動物,用餐後也要將剩餘物品依垃圾分類回收,並忽視野生動物向人索食的行為,讓野生動物回到更符合自然生態的覓食行為,同時防範潛在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隨著大貓熊「圓仔」、馬來貘「貘樹」、紅毛猩猩「妞莉」與「妞芳」、石虎「集寶」及金門水獺「大金」、「小金」與「金莎」等動物萌角競相亮相,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遊客數從年初開始就居高不下。
遊客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或許都有特別想看的動物、想嘗試的活動,但有極少數遊客所表現出的行為,卻是動物園所不樂見的,例如「大聲喊叫刺激動物反應」、「把鱷魚的嘴巴當許願池丟銅板」、「破壞公共設施」等,尤其有件事絕對不能做,那就是「餵食動物」。
台北市立動物園從網路留言及輿情反映發現,公民最不滿意的動物園遊客行為,包括:任意餵食動物、濫用閃光燈、大聲喧譁、亂丟垃圾、破壞設施、抽菸(動物園全園禁菸)、攜帶寵物、拿東西丟砸動物等,其中餵食動物情況近來似乎漸趨嚴重,原本見到人就會受驚起飛的鷺鷥,近來已學會主動向遊客索食,造成其他用餐遊客的困擾。
由於動物園儘可能維持園區展場外的自然環境,所以園區中本土野生動物數量也不少,部分較容易適應人為環境的物種,更不難練就在資源豐富地點聚集的本事。
有一群常在河馬廣場聚集的牛背鷺,原本是打野食的固定班底,牠們剛來時都停留在伊蘭羚羊附近,搜尋被羚羊驚擾而飛起來的小蟲子果腹。後來牛背鷺發現在河馬廣場餐飲休息區,毫不費力就能得到遊客的食物,所以愈來越多牛背鷺在用餐時間,就聚集到河馬廣場等待民眾餵食,有的鷺鷥甚至會盯著遮陽傘下遊客的食物,出其不意主動出擊。
台北動物園呼籲遊客謹守下列「八不」:勿吸菸;垃圾分類並置於垃圾桶內;勿大聲吼叫驚嚇或吸引動物注意;不在夜行館或夜行動物區使用閃光燈,以免干擾動物;勿帶寵物進園以免交互傳染病毒;勿向動物丟擲物品;不破壞園內的可愛動物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