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急診病人寧願在大醫院走廊苦等,也不想轉到有空床的醫院。健保署統計,去年有七萬五千多人次於急診滯留超過兩天以上,多數發生在醫學中心。健保署去年原本編列三億兩千萬元,鼓勵急診病人轉診、抒解急診壅塞,但最後僅發出四千多萬元。
健保資料統計,去年急診七百零五萬人次,雖然醫學中心急診滯留的情形略有改善,但仍有七萬五千多人次滯留超過兩天以上,平均每天都有兩百多人次「塞」在各醫院的急診室裡。
以去年第二季的資料為例,台大醫院「病人於急診室暫留兩日以上」的案件比率,逼近百分之二十五,幾乎每四個急診需住院的病患就有一個等床位超過兩天。高雄長庚、新光、林口長庚、花蓮慈濟、台中榮總、亞東醫院等急診壅塞也是「名列前茅」。
健保署從一○一年起實施「急診品質提升方案」,希望提升急診病人處置效率、落實轉診,將醫學中心急診常見疾病的穩定病患下轉,可以獲得獎勵,但成功轉診案件數並不多,去年編列的三億兩千萬元獎勵金,僅發出約四千八百萬元。
健保署醫管組專門委員陳真慧表示,台灣就醫方便,民眾到急診室,多數自行前往,有些人會覺得醫學中心「就在我家隔壁」,寧願到醫學中心等。有些人則仍對醫學中心較有信心,陳真慧舉例,曾有醫院高層勸說民眾離開醫學中心改到區域醫院,希望患者放心,但最後病患及家屬仍執意留在醫學中心。
健保署今年再編列一億六千萬元,並「加碼」醫學中心成功下轉急診案例鼓勵金,包括胃腸道出血、發燒、急性膽囊炎、腸阻塞、肺炎等,區域醫院就有能力處理,民眾不需要擠到醫學中心。
陳真慧說,今年獎勵金,還會有一部份,用在鼓勵地區醫院增聘急診醫師,每成功增聘一名醫師,醫院每個月可以獲得三萬元獎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