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聯社五日報導,復航空難讓大家再次正視一個問題,發展快速的亞洲航空業的安全挑戰。
復興航空二○一一年上市後,為了因應中產階級增加帶來的觀光商機,快速增加航線。航空專家指出,航空公司每買一架飛機,就必須多增聘、訓練十名至十二名機師,甚至更多,因為飛機不分日夜地出勤,機師需要輪班。
擔任機師二十五年、現任飛安顧問公司安全營運系統執行長的考克斯說,機師數量供不應求。
國際空中運輸協會指出,亞太地區的航空流量占全球百分之三十一,未來二十年,預計數字將成長到百分之四十二,一年增加十八億人次。波音公司預測,將產生二十一萬六千個機師缺,是全球最多的區域,占了百分之四十。
考克斯說,成長快速的航空公司必須雇有人數足夠的機師、維修人員、調度員和空服員以維持標準,亞洲的航空公司目前都符合,但仍面臨重大考驗。
新加坡明康宇航空集團執行長林志明說,資金不足將是亞洲航空公司人力不足的核心因素,既有員工也將超時工作。他指出,東南亞許多航空公司的機師、維修技師的薪水,無法提升至足夠彌補他們受訓時所支出的費用。
許多東南亞的機師、工程師和維修技師因高薪、更新的飛機,跳槽到中東的航空公司。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波音、ATR、龐巴迪和巴西航空工業五家公司去年一共生產一千五百四十三架飛機,換算下來,平均每周生產線產出三十架飛機,是客機航空史上最高的紀錄。
這一千多架飛機,大部分都被亞洲航空公司買走,其中當然包括復興航空。
追蹤航班動向的「航班警覺」表示,儘管如此,在亞洲搭機仍非常安全。目前全球一天平均有八萬九千航班(包括亞洲的二萬五千航班),而亞洲航班安全降落機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