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活化利用工業用地,避免閒置及炒作,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用地政策革新方案預計春節後上路,包括二大主軸及十項具體做法。針對假投資真炒地的投機者,將取消地價稅優惠,每公頃要多繳四十萬至五十萬元;另為解決用地不足問題,研擬放寬容積率。
工業局先前盤點國內閒置工業區,以雲科工竹圍子區閒置比率百分之四十五最高。工業局表示,新方案在活化既有土地部分,將提高閒置土地持有成本、增加短期買買土地交易成本、運用金融工具控管土地使用、閒置土地回收機制、避免工業用地流失、強化土地清查及媒合機制。
工業局表示,現階段立即可針對明顯為空地、有工廠但無實際生產行為者,要求各工業區服務中心實際查察,若已註銷工廠登記者,立即取消優惠稅率,包括地價稅由原課徵千分之十,恢復一般稅率達千分之五十五。
另一方面,為解決台商回台投資找不到土地的問題,工業局也研擬放寬工業區土地容積率,讓廠房從過去平房式建築,朝向立體化利用,廠商可利用的面積就更多,未來將邀集內政部及地方政府討論。
工業局表示,產業園區新開發模式新作法中,將研議採先租後售、一定比例出租(產業用地百分之二十)、未於期限內完成使用者原價買回等方式釋出土地,確保產業用地依計畫使用。
工業局長吳明機表示,上述方案已經行政院核定,部分細節待調整,近期將陸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