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story 27--走入故事裡的女人 茱莉安摩爾

楊慧莉 |2015.01.31
1601觀看次
字級

再過一個月不到,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即將登場。每年總有一位女星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前年是珍妮佛勞倫斯,去年是凱特布蘭琪,今年的光環無疑地落在金球獎新科影后茱莉安摩爾的身上。這位縱橫影視界三十年的中生代女星,儘管多次與奧斯卡擦身而過,但都無礙於她繼續奔馳於生命的熱情所在。而她當初之所以走上演藝之路,竟是起因於對閱讀的熱愛……

文/楊慧莉

生命 軌跡

從軍人子弟到大滿貫演員

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 1960-),出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軍事基地布拉格堡,為家中長女,有一個弟弟與妹妹。她的父親為美國職業軍人,母親為蘇格蘭裔的精神病學社工人員。

變動中學會觀察

成長時期,由於父親的職務經常調動,摩爾待過內布拉斯加州、阿拉斯加州、維吉尼亞州等地,所住過的地方鮮少超過十八個月。十六歲時,摩爾隨家人落腳德國,高中時就讀法蘭克福美國高校。經常搬家的經歷讓摩爾備感艱辛,每到一處就要想辦法融入當地環境,而「太常變動易生社會不安感」。

此外,摩爾對自己的長相也不自在。外觀上,她頂著一頭遺傳自母親的紅髮,白皙的皮膚上長了雀斑。偏偏所到之區的小朋友都是金髮、古銅色肌膚,這讓她在同學中顯得突兀,尤其是雀斑最讓她難以釋懷。總有白目的孩子會這麼問她;「你的臉怎麼老是髒髒的?」或是「你的雀斑會消失嗎?」

不過,摩爾生性正向,儘管「老是搬家」擁有諸多不便,但她仍能從中找出優點,像是:因接觸每個地方、國家的獨特文化,而比別人更早擁有世界觀等。

而為了融入當地環境,摩爾鍊就了絕佳的調適力與觀察力。每當落腳到一個新的據點,她開始留意周遭鄰居的一舉一動,「喔,原來這裡的人是這麼說話、穿著和行動的」,但她不會只專注於鄰居的奇特行為,而會異中求同,找出人們行為的普世性,這點對她往後的演藝生涯極具價值。

用表演活在書中

十八歲之前的摩爾成天戴著一副眼鏡,像個書呆子,但她也的確是個愛讀小說的孩子。她把《小婦人》的作者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的每部作品都讀遍了。之後,她延伸對閱讀的喜愛,於放學後參加戲劇社,這樣她就能走入故事,「想像自己活在書裡」。

大學時,摩爾依照自己的志趣,並謹記父母「做什麼都好,只要別荒廢學業」的諄諄教誨,到波士頓大學念戲劇學系。不過,當她向父母攤牌要當一名演員時,還是著實嚇了父母一跳。

大學畢業後,摩爾逐步走上演藝之路。為了支撐自己的表演生涯,她在餐廳當服務生。二十多歲的摩爾把多半時間都耗在電視台和片場;二十八歲時,終以電視影集《As The World Turns》首度獲得艾美獎的肯定。五年後,她在電影《銀色.性.男女》有突破性的大膽演出,不過要到演出《九月懷胎》、《泛雅在四十二街口》等電影時才開始躍升為主角。後來,她獲得史蒂芬.史匹柏的青睞,演出《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才讓她驚覺自己已漸漸走上商業電影的道路。

深受母親的影響

然而,摩爾並未因此自滿,甚至自我設限,往後只要有好的劇本,商業片、獨立製片的小電影不拘。而摩爾向來喜歡挑戰自我的性格,也讓她演過各種類型的電影、詮釋過各種角色,搞笑的、壓抑的、瘋狂的,無不演來入木三分。

對摩爾而言,「表演」固然是閱讀喜好的延伸,還有個部分也讓她愛上表演:對人性的探索。她將此興趣歸之於母親的真傳。擔任精神病學社會工作的母親對人很有興趣,她也一樣;母女倆過去在一起時,常會討論和探索她們所認識的人的行為表現。

她在《浮華陷阱》裡所主演的角色被人斥之為瘋狂,簡直荒謬極了。但摩爾卻不以為然,「我所詮釋的角色都不出人類經驗的方框……這種人儘管反社會,但真的存在,即使普羅大眾也並非真的都很正常。人總有一些出人意表的想法,除非你把它具象化,否則你永遠不知它在那裡」。

而摩爾的工作就是將這些隱諱不彰的經驗搬上檯面。本月十二日讓她奪下本屆金球獎戲劇類女主角獎的影片《我想念我自己》,即透過她的表演讓人深刻感受失智症患者的經驗和需求。

摩爾至今獲獎無數,已是國際級巨星。去年她以《寂寞星圖》獲得坎城影展的最佳女演員獎,成為影史上繼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之後,又一位獲得全球三大影展肯定的女星。

戲外人生

兼顧家庭 發展興趣

一如及早認定自己的志業,摩爾對「成家」之事早有盤算:「我很早就想到將來要有孩子……我真的很想要有自己的家庭。」只是,這個夢想要到她三十七歲時才真正落實。先前,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後來,她與小她十歲的美國導演佛倫德里奇(Bart Freundlich)相戀,並修成正果,育有一子一女。

子女待陪不遠遊

對於絕大多數的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的平衡是首要之務。對於摩爾而言,也不例外,但她覺得這事並非想像中的困難,只要把握以下原則:「如果拍片之地遙遠,我們就安排在暑假,這樣家人就能隨行;若非如此,通常我離家不超過一星期。要是有人邀約我到匈牙利拍片,我一定會請對方考慮改在紐澤西開拍,否則真的很難奉陪!」

儘管嫁給當導演的丈夫,摩爾依然保持一貫的工作自主性。他們鮮少並肩而坐討論劇本,頂多讓丈夫幫她念念東西,通常她看過劇本後就已心中有譜。她與丈夫只有在生活上琴瑟和鳴:丈夫做菜,她擺桌。

私底下,摩爾是位居家型而切實際的女性,打破一般人對女星「浮華不實」的刻板印象。她不僅把家中整理得一塵不染、有條不紊,先前還因自己設計紐約的家,引來雜誌特別推崇報導。今年,她不僅將以最佳女主角入圍的身分受邀出席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還獲邀設計典禮中相當重要的「明星休息室」。

寫童書意有所指

但摩爾的天分尚不止於此。愛閱讀的她,多年前也開始寫書,至今已出版了四本自傳性色彩濃厚的童書。

處女作《雀斑草莓》是關於一個紅髮雀斑女孩的故事。摩爾寫此書時,她的兒子七歲,她想透過這本小書告訴包括兒子在內的所有小讀者:「我們每個人多少都對自己的長相不是那麼滿意,像是寧可臉上沒有雀斑,但隨著成長會發現生命中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讓人再也無暇注意雀斑之類的小事。」

在另一本作品《我的母親是外國人,但卻是我最親近的人》中,摩爾表達她對所有遠嫁他國的母親最深的敬意。無疑地,此作品的靈感來自她蘇格蘭裔的母親。數年前,她如願地成為英國公民,以告慰亡母在天之靈。她的母親在世時因嫁給擔任職業軍人的父親而被迫放棄自己的英國籍身分,曾為此憂傷不已。

處世 哲學

活在當下 感恩惜福

由於生性和人生際遇使然,摩爾總讓接觸過她的人感受到其身上所散發的正面能量。

一如轉化童年多次搬家的負面影響,她正面看待所有不好的經驗:「儘管做了事後發現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我也能從中記取教訓,至少我知道『不貳過』。」這讓她勇於嘗試新角色、新事物,而不會綁手綁腳。

珍惜生命每一刻

而摩爾母親的驟逝也對她的人生造成某種程度的正面影響:「她六十八歲時突然病逝了。我母親二十歲時就懷了我,讓我以為可以跟母親一起終老。她的驟逝提醒我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鐘。別把生命寄望於未來。好好活在當下吧!」

至今,摩爾仍風韻猶存,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她說自己從不整型、拉皮,完全順其自然,因為她看過太多人在臉上動手腳,卻沒有讓自己看起來更好。她認為,人只會愈來愈老,與其困窘於自己不再年輕,還不如享受當下年紀該有的「風景」,因為每個年紀都只出現一回,你現在嫌「它」老,但不久連它也會消失,邁向更老。

堅持「做己所愛」

儘管摩爾的演藝生涯看似一帆風順,得到諸多國際獎項的肯定,包括多座金球獎和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或女配角入圍,但她真正享受成功的果實時已屆不惑之齡。比起其他異軍突起、突然爆紅的年輕女星,摩爾屬於細水長流型,在演藝界喜新厭舊、快速流轉的生態圈裡堪稱異數。她之所以能走得久遠,完全在於始終「做己所愛」。而這也正是她對子女的諄諄教誨:「想想哪些事讓你覺得快樂,就讓這些事引領你的未來吧。」

而對於所走過的人生,摩爾心存感恩:「我一直知道自己很幸運……可以做己所愛,並養活自己和家人,許多人並沒有這樣的機會。」

多次與奧斯卡擦身而過的摩爾,本屆再度入圍,能否在拿下金球獎後趁勝追擊,再以《我想念我自己》一舉奪下金像獎,觀眾屆時可拭目以待。但不管結果如何,相信都將無礙於這位走入故事裡並不斷實現自我的女人繼續做己所愛、繼續當個感恩惜福之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