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中國市場業績大躍進所賜,蘋果公司季財報打破紀錄,圖為蘋果在浙江杭州的門市。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蘋果公司上一季營收和利潤再創新高,且遠優於分析師預期,中國大陸市場是最大功臣之一,已躍居蘋果第二大市場,連蘋果執行長庫克也不禁稱讚大陸是「不可思議的市場」。
根據蘋果二十七日發布的二○一五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去年十月至十二月的蘋果營收創七百四十六億美元(約新台幣二兆三千二百億元)新高,比以色列平均一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還高;若將蘋果視為國家,則它是全球第五十大有錢國家。
另外,上季蘋果淨利為一百八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二兆三千二百億元),賣出七千四百五十萬支iPhone,各項數字皆遠超出分析師預期。相較於iPhone銷售火熱,iPad銷售持續萎縮,顯示消費者更換平板電腦的頻率不如換手機。蘋果表示,包含大陸、香港和台灣在內的「大中華區」上季營收為一百六十一億美元,比前一年度同期增加百分之七十。
過去幾年美國和部分歐洲市場已趨飽和,成長減緩,蘋果深知大陸市場的重要。近幾年蘋果加強布局大陸,二○一三年和擁有八億用戶的大陸電信商中國移動合作銷售iPhone。接下來兩年,除了現有的十五家直營門市,蘋果還要在大陸地區開設二十五家門市。
二○一三年蘋果發表的iPhone 5C在大陸銷售不理想,而三星的大螢幕手機熱賣,顯示大陸消費者要的不是便宜手機而是大手機。iPhone 6及6 Plus推出後果然暢銷,蘋果財務長馬斯特里不願透露大中華區的iPhone銷售量,但表示比前一年度同期成長百分之八十三。
馬斯特里強調,目前美國的iPhone銷售仍高於大陸。庫克表示,兩支新iPhone在大陸的銷售成績「非常出色」,大陸的蘋果銷售要超越美國市場也是遲早的事。
目前iPhone銷售占蘋果營收百分之六十九,比前一年度同期的百分之五十六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