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亭秀台北報導】坊間不少英文教材書都是精裝本,吸引不少消費者花大錢購買,甚至聽從業者分期付款建議,但試閱數月想退,卻發現原本分期變成消費性貸款,即使解約仍遭銀行催繳,根據金管會銀行局資料,類似消費糾紛金額高達八十億元。
立委林耘生昨天召開記者會,受害者陳小姐表示,去年十一月購買數位階梯產品,總計十六萬元,經使用三個月後,覺得沒用想退,找階梯商談解約事宜,對方先說要付折損費二萬九千元,後又要她花三萬四買下贈品筆記型電腦,她同意買電腦,但對方卻又要她付違約金,她也認了,階梯遂承諾幫她終止與銀行間的契約。
她說,直到今年初收到銀行簡訊催款,才發現原來階梯沒有幫她解決,契約債務人還是她,每個月仍須還款四千五百九十七元,去銀行處理業務,也碰到不少相同問題的民眾。
立委林耘生痛批,銀行局早就知情,卻無積極作為,消費者無法律相關知識,處於弱勢,銀行應善盡告知責任,比照雙卡風暴處理方式,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