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千年青瓷技術 何志隆意外重現

林洛瀅 |2015.01.20
4293觀看次
字級
〈達摩茶罐〉 何志隆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開展,圖為他的青瓷作品。圖/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提供
〈象尊〉 圖/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提供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藝術家何志隆接觸柴燒,意外重現中國失傳一千五百年的青瓷技術。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周日舉行「翡翠青瓷—何志隆藝術創作巡迴展」開幕會,何志隆以〈孔雀瓶〉致贈佛陀紀念館長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百件作品展至三月十五日。

如常法師讚許何志隆以生命創作,期盼他將青瓷藝術帶往世界;他表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重視教育,何志隆也發願建設台東藝術村,幫助學子擁有創作機會。明年新春「翡翠青瓷—何志隆藝術創作巡迴展」也將於佛館展出。

熱愛陶瓷的國寶水墨畫家李奇茂出席開幕會,何志隆感動不已。李奇茂說,何志隆用心創作青瓷,如此珍貴技術,更是國寶。

青瓷工藝源自商周,為帝王使用。翡翠青瓷以綠色系為主,為自然落灰上釉法;在十五倍放大鏡下觀察,表面立體冰裂紋路如鑽石。植物灰釉取得不易,用植物燒成灰再篩選過才能使用;窯內擺放木柴燒製而成,步驟有別於礦石釉。

何志隆高職讀電子科,二十八歲搬回台中,收到就讀國立藝專陶藝班的摩門教友致贈的陶碗,從此愛上陶藝。他創作二十八年,長期在監獄教授陶藝課,被稱「監所陶何老師」。他接觸電窯、專研礦石釉,嘗試使用瓦斯窯;約八年前到苗栗三義,與人切磋三年柴燒技術,得知土坯入窯使用植物灰釉燒製。

五年前,何志隆租窯實驗燒製,耗時兩年用八八風災漂流木作柴燒原料,賦予再生生命,後來經費龐大陷入困境。他表示,青瓷達到三百六十度「滿釉」技術,現在幾乎沒人能做到;他修改窯體結構達數十次,窯燒成功率從百分之三提升到百分之十五,常受天候與氣壓影響,也曾整窯燒失敗。妻子方桂陳變賣大陸湖北武漢一棟房子,籌措金費給予支持。

何志隆回憶,兒子拿他的作品在街頭擺攤,有人大批收購;後來他結識華嚴宗四十二代宗師海雲繼夢和尚,得知老和尚曾請台灣一位陶藝家組團研究,耗三年、三千萬元恢復青瓷苦無結果,但看到他的作品,意外得知是失傳一千五百年的青瓷技術。

何志隆說,慢慢接觸佛教,在作品〈達摩〉、〈象尊〉等都含藏佛教元素;巡迴展從台北繁華之都出發,選擇華麗的孔雀,製作〈孔雀瓶〉致贈台北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