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二年,法國總統歐蘭德宣布開徵富人稅;今年元旦,富人稅取消。法國人才並未大量外流,但富人稅嚴重削弱法國對高收入者的吸引力,富人稅的收入也遠不足以填補法國的赤字,富人稅政策以失敗告終。
在德、法兩國營運的高階獵才公司甘迺迪獵才負責人史特格曼認為,富人稅損害法國的名譽和競爭力,「把國際高階經理人吸引到法國變得比以前更難」。
路透報導,二○一二年社會黨總統候選人歐蘭德首次提出富人稅政見,要對年收入超過一百萬歐元者課徵百分之七十五的稅,打動左派選民,讓他擊敗尋求連任的沙科吉。
但富人稅的稅收對於打平法國赤字幾乎沒有幫助。法國財政部統計,開徵第一年收到二億六千萬歐元,第二年收到一億六千萬歐元。這個結果大致符合預期,但與赤字相比顯得微不足道。去年十月底,法國預算赤字達八百四十七億歐元。
備受爭議的富人稅提案終於在二○一二年獲得憲法法院批准。由於法案受到議會反對,富人稅在最終實施時,是由雇員所在的企業或組織負責繳納,而非由本人繳納,法國企業的財稅負擔因而增加。
法國足球俱樂部揚言罷工、知名演員傑哈德巴狄厄入籍俄國避稅,另一些人與稅務部門鬥智。法國稅務律師德爾索說:「許多人和公司達成協議,在徵稅的兩年中自願降薪,兩年後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