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首家號稱無實體店、單靠網路運作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傳昨天開始試營運、預計四月正式營運;微眾銀行內部人士表示該消息為「外界抬愛」,並無設定試營業日期。由於「刷臉信用」等網路金融概念太新穎,行長強調的「線上身分識別」如何落實,備受好奇。
元月四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往微眾銀行深圳總部調研,當場在電腦前按下「確認鍵」,大陸網路史上第一筆小額金融貸款、三萬五千人民幣貸給「不知身在何處」的貨車司機,引發話題。
針對昨天試營業說法,微眾銀行內部人士表示,「此為外界抬愛的溢美之詞」,微眾內部並無試營業的時間設定。
新華網昨引述微眾銀行消息指出,試營業只是為銀行股東、銀行員工辦理開戶,邀請目標客戶參與業務體驗,「相當於對內部系統測試,不是正式對外營業」。
微眾的低調源自網路金融的概念太新穎。以官網為例,首頁是一張QR碼,只能用手機刷碼進入,現內容僅有包含食衣住行、信貸等簡單動畫,具體營業項目、金融商品與申辦方式等尚無任何訊息。
因沒有實體店面而採取「人臉識別」的「刷臉」開戶,以及無抵押信用貸款、一元錢起存起貸等構想,讓微眾在大陸金融與媒體圈掀起話題;然而將客源獲取、風險管控、金融服務等全置於網路,監管問題備受關注。
對此,微眾銀行行長曹彤強調,線上身分識別是網路金融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大陸央行原規定的「面簽」(當面辦理)監管措施能否放開,攸關微眾等網路金融業生死。對於外傳微眾將於三或四月正式營業,相關負責人低調表示,要給微眾深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