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禦冷冽寒冬 動物施展保暖之道 羅智華 |2015.01.17 語音朗讀 21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通稱為「雪猴」的日本獼猴相當聰明,會在冬天時跑到露天溫泉泡湯取暖。圖/法新社 企鵝雖生活在極地,但一樣有一套禦寒之道。圖/張嘉倫 為抵禦寒流來襲,動物各展保暖之道,像是象龜會待在園方人員準備的保溫燈下取暖,蝴蝶會飛到南方避冬,紅毛猩猩會蓋布袋保暖。圖∕程宜華、王昭月、王慧瑛 為抵禦寒流來襲,動物各展保暖之道,像是象龜會待在園方人員準備的保溫燈下取暖,蝴蝶會飛到南方避冬,紅毛猩猩會蓋布袋保暖。圖∕程宜華、王昭月、王慧瑛 為抵禦寒流來襲,動物各展保暖之道,像是象龜會待在園方人員準備的保溫燈下取暖,蝴蝶會飛到南方避冬,紅毛猩猩會蓋布袋保暖。圖∕程宜華、王昭月、王慧瑛 文/記者羅智華 美國中西部與東部等地區,這陣子受到北極寒流影響,氣溫驟降,就連公園裡的噴泉都因為天氣太冷而結冰,讓民眾看了嘖嘖稱奇。據統計,有大約40個州都降至攝氏零下18度以下的超低溫,甚至還有位於東北部的地區出現攝氏零下近30度的冰天雪地景象,寫下入冬以來的最低溫紀錄,不只路上行人圍巾、手套、帽子等禦寒衣物全出動,把自己包得跟北極熊一樣,就連動物園裡的企鵝也被園方下了「禁足令」,不准外出溜達,以免被凍傷。 聽到連生活在極區的企鵝都得窩在室內保暖,不少人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事實上,企鵝雖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極區至溫帶區,但因氣候相當寒冷,所以身為恆溫動物的企鵝還是需要懂得禦寒之道才能避免自己受寒。像是當冷鋒或寒流來襲時,企鵝就會發揮「團結力量大」的成效,一隻隻相互依偎在一起,築成一層層的屏障來抵禦刺骨寒風,有趣的是,為避免外圍企鵝因站太久而過冷,有時牠們還會輪流換位置取暖,是不是相當聰明呢! 既然連身處極地的企鵝都得要保暖禦寒,位於亞熱帶或其他地區的動物更不用說了,當寒風襲來時,他們經常冷得頻頻發抖。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每當寒流報到或氣溫低於攝氏15度時,園方就會啟動保溫計畫,並依據不同地區的動物習性來準備適合的保溫物品或防寒之道。 以動物園裡體型最龐然的大象為例,為了避免來自亞洲熱帶雨林區的牠們受寒,貼心的動物保母會利用溫水高壓噴槍來幫大象沖腳,藉由促進身體血液循環來維持溫暖。而智商較高的靈長類動物如紅毛猩猩、黑猩猩等,則會出現像人類「蓋被子」的保溫動作一樣,將動物園提供的布袋蓋在身上禦寒或是抱在一起取暖,有些較怕冷的紅毛猩猩還會乾脆待在熱風出風口前賴著不走,舒舒服服大吹暖氣,模樣相當可愛。 而相較於身體維持一定溫度的恆溫動物,體溫會隨著外在環境改變的變溫動物─爬蟲類家族,其實才是更需要保暖的動物。嘉義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楊瑋誠表示,美國就曾發生過有海龜因為氣溫驟降,海水太冰冷而導致體溫過低而擱淺,由此可見禦寒工作對爬蟲類的重要性。 以動物園為例,為了避免這群嬌客被凍傷,園方除了會將爬蟲動物的生態箱設定在攝氏25度的舒適溫度外,也會準備60瓦到200瓦不等的保溫燈、陶瓷燈及加溫板等工具,讓爬蟲動物區不會因寒流而冷颼颼,幫助烏龜、蜥蜴、蛇等動物在冷冽冬季裡一樣可以照常活動與進食。 前一篇文章 科技新鮮事 指紋辨識不安全 照片可複製 下一篇文章 海洋汙染與人為走私 烏龜來不及長大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昆蟲大觀園 春天宛如昆蟲起床號過猶不及 濫用疫苗恐致病毒變異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三:美俄又見月球用氫能 打造電動車不怕冒黑煙2015國際光年 探索生命能量源頭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二: 歐洲的繞月小船 作者其他文章沉浸感黑洞視覺 《靈魂》探討生死葉火城 火炎山下錦中60創新藝 彰化美術館饗眾宇宙快速電波爆 逾半屬重複型繁星錄取率99.2% 南華大學近滿招本土鳥類化身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