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世紀孩子面臨的時代,與我不同。每個時代都有隔代的鴻溝,然而孩子永遠是父母和師長們沉甸甸的心頭負擔,不因時代而絲毫改變。這是因為愛。
然而我們都共同有一個普遍立場或聲音是:現代的孩子很自我,愈來愈難教?中國父母太愛孩子,問題是如何愛這個時代的孩子呢?
科技網路時代,比起數千年來的變化,快速實難想像。教室裡的孩子不斷地出考題給老師,諸多解決方案,終結一個:「如何引起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的興趣、動力?」
我們不斷強調發明創意教學法,最新的有稱做「翻轉教室」,真的是教育本質的最關鍵嗎?誰來為這世紀的孩子把脈、下針砭。
南華大學自一九九六年由星雲大師以人間佛教的慈悲與智慧的理念,發起「百萬人興學」,結集全球有心有志一同者,創辦一所以人文為主軸之特色大學。宗旨目標是教育學子以「慧道中流」為校訓,培育人人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把智慧與功德留給社會與人間,是創辦人的初衷。秉持創校宗旨,成年禮就成為南華大學為踏入校園的新鮮人所量身訂做的生命跨越標誌。這項儀式納入大學的第一種認證課程,一年為期之必修畢業門檻。
成年禮每年定十二月舉行。上千餘名學生穿著紫袍,家長亦應邀來校,共同見證孩子從青少年到成年的跨年禮。
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典禮舞台設置在學慧樓前蓮花大道左側的大廣場草坪、藍天與大地上。除了行之多年的加冕古禮,還配合三好校園運動,特別將活動定名,因此,特地加上禮親奉茶儀式。
全體在司儀的引導下,每名學生雙手奉上一杯茶,獻給自己的父母(做好事),口說感謝爸媽(說好話),來個愛的擁抱(存好心)。
去年值得一書,這一天,天降甘霖,台上貴賓席十幾位嘉賓和台下學生、家長們都身著輕便雨衣,一戶一傘。一朵朵傘下親子擁抱,淚珠和雨珠交融於一刻,此景斯情,令人動容、難以忘懷。
南華大學大家長林聰明校長主持披巾加冕典禮,致詞說:「從雨中到放晴,猶如人生順境與逆境!」這句話,猶如甘露灌頂,啟開了成年「轉大人」的每個學子的心靈之窗。
創辦人星雲大師定義成年禮不是年齡累積,而是在心理上能自我醒悟,培養擔當、奉獻的精神,給人歡喜,並樹立良好示範榜樣,就是一種自我成熟的象徵。
成年禮的儀式雖是一時,但代表的意義卻是一生的。大師賦予成年禮四點重要的精神象徵和意義:
第一:自我肯定。生命的價值,在於開發自我無限的潛能。
第二:承擔責任。青年對生命的認識,健全人格,肩負起對自己、家庭、社會的責任。
第三:心智成長。成年人要建立好的觀念,散發光與熱,創造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社會的人生,這就是心智的成長。
第四:感恩回饋。成年人要禮讚生命,感恩生命。要回饋父母,幫助朋友,造福社會。懂得感恩回饋,才是一個富有的人生。
釋覺明(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