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茱麗江
退休的生活要怎麼安排才不會漫無目的地白白浪費掉?對已經退休八年的我來說,這是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以前長期在職場上打拚,忙忙碌碌、一天過一天,總有操煩不完的公事,看到許多相繼退休的老同事,領了月退俸之後,不是經常帶著孫子去速食店,就是和朋友出去喝茶聊天;有的上上社群網站、打打卡,愛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日子,看起來好像很逍遙,但過沒多久,就聽他們喊無聊。到頭來,只是更無奈,生活變得更沒有重心。
我在準備退休的前半年,就開始觀察身邊已退休的朋友動態,然後花心思在家附近找到幾個自己以前想上但因上班而沒時間上的課程,例如:水彩課、電影班,甚至古典音樂和品酒課我都想學。在規畫好每天的作息與時間之後,退休後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去報名,為的就是想讓自己做到「退而不休」,也適時地將以往「工作的熱誠」轉換成「對自己興趣的培養」。
在多種選擇、多項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篩選出幾個比較重要的課,最後只剩下「繪畫」與「古典音樂賞析」。因為我堅持一項學習一定要努力達到一個階段才行,所以,這段期間如有朋友邀約吃飯或看電影,我都一概以課程為優先,將每天固定該做好的事先排進重要事項,有多餘的時間,再做些輕鬆的事。上個月我辦了一場「水彩個展」,算是對自己退休後的努力,做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展現。
下一個八年,我仍會持續畫畫、聽古典音樂,並新增一個「登山健行」活動,朋友都笑說我是「退休的過動兒」,永遠有挑戰不完的目標與精力。
我常常以自己退休的經驗和朋友分享:以前工作是為了生活,說明白點只是討一口飯吃;然而,在職場上退休後,是換一個空間的發揮與表現,它可以是鬆散慢活,也可以安排得精緻有型,就看自己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