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翻轉教室」近年在教育界蔚為風潮,台大提出「e-Professor」計畫,將針對校內教師開設課程,讓教授們八周內變成專家,昨天邀請到打敗全球四百多個團隊、教學創新大獎的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圖/資料照片),分享翻轉教室的經驗。
葉丙成指出,過去大學上課就是「老師講、學生聽」,但現在網路發達,學生上網可看到世界許多知名大學的課程,某大學教授就曾遇到,學生平常不到學校上課,每天在家上網看史丹佛大學的線上課程,到校後就坐在最後一排,冷眼看大學教授怎麼上課,這對學校老師是極大衝擊。
他表示,大學老師該思考,什麼東西是網路沒辦法做?他笑說,「除了體罰,就是對話。」因為線上課程的影片無法跟學生對話,但課堂上,老師可跟學生對話,這是老師在教室裡的優勢。
葉丙成說,台灣翻轉教室的始祖其實是台大,二○一三年八月台大率先舉辦全國性的翻轉教室工作坊,一年多來辦兩百多場演講,帶領國中小學老師翻轉教學。未來幾年後,這些學生可能進台大,當他們在國中小,甚至高中時期習慣翻轉教室的學習方式,到了大學卻看到教授傳統教學,一定很多學生受不了。
因此,葉丙成鼓勵大學教授拋開恐懼,他規畫了八周課程,讓即使不會使用臉書社群或手機App的教授們,也可在八周內習得所有翻轉教室必備技術,讓半百教授「錄下人生第一支影片,或是開第一個臉書社團。」
葉丙成說,這兩年台大新進老師都要到溪頭特訓,學習翻轉教學,因為除了會應用數位軟體外,翻轉教學需要一些訣竅,例如擔心學生不看影片,最好的方式就是開一個Line群組,要求學生上網看完課程後馬上回報群組,沒看完的學生看到其他人一一回報,同儕壓力下就會看影片,課堂上就能順利分組討論。
他也說,以前講課,學生不敢輕易發問,擔心影響其他同學時間,但現在分組學習、解題,反而學生勇敢跟老師互動,有問題,小組同時發問,也不會影響其他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