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近辦「黑白相融、愛礙共榮」活動,號召中部十九所國立高中職和全國十九所特教學校,一千六百名學生交流,設計紙貓熊闖關活動,讓一般生感同身受為身障生著想,拓展身障生的生活圈。
父母從小教導孩子,理解什麼是歧視、偏見以及包容?讓孩子知道,心胸要寬廣,眼光要放遠,不管貴賤貧富,不論外表美醜,一律平等,不能用歧視言論與行為傷害別人。 教師要設身處地為身障生著想,了解他們內在需要,適時幫助身障生融入班級。
有許多傑出身障人士是社會楷模,如乙武洋匡、劉俠。教師應以他們為例子融入教學,建立身障生自信心,成為永不放棄的生命勇者,勇敢追夢。
鼓勵一般生親切關心身旁的身障生,協助解決生活與課業問題,在愛心與關懷下,開啟身障生封閉的心靈,跨越教育障礙。
學校持續改善無障礙設施,營造友善學習環境。不定期辦理生命關懷活動,如體驗身障遊戲、製作關懷小卡片等,增進對身障生的的了解。
政府施政儘可能在制度與設施上,給身障生關愛與協助,讓他們融入社會,讓身障生找到生命希望。
楊樹槿(桃園縣/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