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上屆學測數學科均標上升,外界認為考得太簡單,但高中老師與補教老師都提醒,考題簡單仍有人考不好,原因是不熟悉課本基本觀念,導致數學題型一變化就解不出來。而升上大學仍會使用到的數學,例如線性規畫、貝氏機率、矩陣等,都是出題老師最愛。
台北市建國中學數學老師尤貴弘表示,學測出題分布平均,一至四冊都會考,重要單元包括:多項式、指數與對數、三角函數與向量,考生除須熟練每個單元外,跨單元的變化題型也要注意。
尤貴弘表示,考生要留意的是第四冊的二次曲線,上屆學測沒考,因此這次出題機率高。九九課綱的新觀念都要注意,例如函數的凹凸性。
尤貴弘提醒,學測出題都是從簡單到困難,要注意分配作答時間。
補教老師許可針對一至四冊單元分析,他認為,除了多項式、指對數外,第一冊的插值多項式是九九課綱才有,「只要是新課綱概念,都容易出題。」
第二冊的重點是機率、統計。許可表示,統計是學測的超級大重點,要弄懂信心水準與信賴區間,且貝氏機率的運用很重要,大學醫學院仍會用到,考生不能只懂解題,更要理解貝氏機率觀念。
他說,第三冊的三角函數一定會考,還有線性規畫及線性組合。線性規畫在大學商學院還會用到,因此學測出題率高;而線性組合是新教材重點,也是出題老師最愛。第四冊的關鍵字是「平面」、「直線」,計算出距離、交點和夾角。
許可表示,課本基本觀念很重要,考生練習考古題要結合課本一起看,「從考題來思考出題者究竟是考什麼觀念。」
許可說,今年比較少跟數學有關的時事題,但可注意運用在地震、存款、銀行借款等議題。
(系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