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昨天審查農委會各項基金,立委認為,每年農業天然災害基金動輒數十億,建議仿效國外由農民參加農業保險,讓保險公司分擔風險,以免農民每次遇到天然災害就損失慘重。農委會表示,初步鎖定高價水果高接梨農,估計三個月內提出完整保險規畫方案,這將是國內第一張農業保單。
農委會輔導處長張致盛表示,每年農業災損狀況不一,今年農業災害救助基金編列約十億五千多萬,但颱風多時,有時一年編列四十多億補助仍不夠,有必要試辦農業保險。
張致盛表示,目前有兩家保險公司對農業保險有興趣,保險公司提出兩方案,一是遇災損就賠償無須勘查,此方案保費會提高,另一方案遇災損後先勘查、實損實賠,農民依照可負擔風險程度投保。保費依投保級距而異,由農民自行評估風險,決定投保額度,不過無論採任何方案,農民保費繳的金額,至少要等於賠付,至於農委會是否補貼,要再研議。
各農改場評估提出九種試辦農業保險作物,農委會鎖定高價水果高接梨為試辦作物。國內高接梨生產面積約有五千公頃,農民約五千至六千人,種植集中於台中、宜蘭、新竹、苗栗和嘉義。
張致盛說,農民可以自由參加農保,但參與農業保險生產成本會增加,愈多人投保愈能分擔風險、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