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旗歌的樂聲中,駐美代表沈呂巡一日率駐美官員、僑教人士等百餘人,見證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冉冉升起,時隔三十六年,這面旗幟再度飄揚在華府的雙橡園上空。圖/駐美代表處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華府一日清晨的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這樣蕭瑟的冬晨,我駐美代表處雙橡園裡卻瀰漫著不尋常的熱烈氣氛;悠揚的國旗歌聲中,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冉冉升起,儀式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鐘,卻是時隔三十六年,才再度看到這面旗幟在此飄揚。
總統府昨天表示,對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處首度在與美斷交三十六年後,在雙橡園舉行元旦升旗典禮,總統馬英九深感欣慰,也肯定外交人員努力的成果。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美國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華民國國旗在細雨紛飛中,緩緩從雙橡園降下。三十六年後的一月一日,國旗又在雙橡園升起。
駐美代表沈呂巡致詞指出,當年的外交部次長楊西崑在降旗時,引用麥克阿瑟將軍的名言「We shall return」(我們會回來),今天我們不但回來了,還以尊嚴、尊敬與榮譽的方式回來。
駐美代表處一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在雙橡園舉行元旦升旗典禮,這也是自一九七八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前夕舉行降旗儀式後,首度在雙橡園舉行升旗典禮,升起中華民國國旗。
沈呂巡夫婦、駐美官員與僑界人士等上百人,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不過,為了避免消息提前曝光引發中國大陸向美方施壓而破局,典禮並未邀請媒體採訪,只在會後發布新聞。
這場升旗典禮開了台美斷交後的先例。此外,沈呂巡升旗後在雙橡園主屋,為駐美軍事代表團的四名校級軍官,頒授軍方的忠勤勳章,受贈和觀禮軍官都身著軍服,突破以往只能著便服的禁忌。
沈呂巡在另一場由僑界人士舉行的元旦升旗典禮表示,三十六年一步一步走過來並不容易,雙橡園的升旗典禮非常有意義。我方和美方的協調和默契相當好,才有雙橡園的元旦升旗,以平常心來看,雙橡園是我們的地方,我們舉辦這種活動很正常,就像在自己家裡升旗、自己家穿軍服應該都可以。
至於未來在雙橡園舉辦元旦升旗是否成為慣例?沈呂巡說,每個事情都已有慣例,但是要一步步來,每一步都不容易,所以他要謝謝外交前輩、僑界鼓勵和美國朋友的幫忙。
見證升降旗
巫和怡落淚
僑務諮詢委員巫和怡說,如同駐美代表沈呂巡所說,這是在中華民國歷史上重要、光輝、振奮的一刻,隔了三十六年後,國旗終於在雙橡園再度升起。他衷心盼望海內外同胞,不論意識型態、立場如何,都重視這面國旗,才能有共識、和解與合作,讓中華民國長存。
現年六十八歲的巫和怡一日受訪時表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當時他才三十二歲,帶著四歲的兒子和兩歲多的女兒出席雙橡園的降旗典禮,當天下點小雨,讓人感覺淒風苦雨,大家含著眼淚看國旗降下來,心中悲憤莫名。
巫和怡表示,他見證三十六年前的降旗,也見證三十六年後的升旗,這是歷史重大的一刻,是讓僑胞和國內百姓都非常振奮的事情,也顯示中華民國在外交上的困難處境與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