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內高手
大多數孩子最討厭的功課之一就是寫作文,每當學校功課規定要寫作文時,就會聽到孩子大呼小叫直嚷著:「不會寫。」「要寫什麼?」不然就是「手寫得快痠死了。」「還要寫多久啊?」所以,寫作文對他們來說,簡直是難如登天。
今天兒女的學校功課就是寫一篇作文,還沒進門就聽到:「我不會寫,爸爸媽媽幫我寫!」身為父母的我們就得陪孩子耗到三更半夜,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身心俱疲,哈欠連連,家長一邊講解一邊引導,才能將作文完成。
每次碰到有作文功課時,全家人一吃完晚餐,便戰戰兢兢地坐在書桌前,親子一起雞飛狗跳地「奮戰」寫出一篇文章。長期下來,孩子倒盡寫作胃口,只要一提作文,馬上愁眉苦臉,憂鬱了起來,真是情何以堪啊!
起先,我和太太會依據作文題目曉以大義,每個段落要怎麼下筆,寫些什麼內容,但孩子就是有聽沒有懂,左耳進右耳出,馬上忘得一乾二淨。最後,大人只好念一句,孩子寫一句;碰到不會寫的字詞,就直接寫給孩子看,省去查字典的時間。
這樣寫寫擦擦以牛代步折騰了一個晚上,作文裡的隻字片語都是父母的寫法和意思,孩子哪有學習成長、親自動腦思考參與的空間,兒女的作文哪會進步?反而衍生更討厭、更懼怕作文,並視寫作為畏途。
後來我想通了,功課是孩子們必須自己負責完成,不管拿四級或五級分都是他們自己的事,為人父母者不必越俎代庖,幫孩子完成他的功課。
教育無他,以身作則就對了。先從寫日記開始;之後練習寫小品文,並對外投稿看看;多與孩子一起分享討論自己或他人作品,每天營造一段親子閱讀時光,增廣見聞,醞釀寫作靈感;多觀察、用心體會、勤做筆記,就會日起有功。
果真我們父母改變作法之後,兒女不再視寫作為惡虎猛獸,現在已能輕鬆握著筆桿抒發己見,愉悅地享受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