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宗方濟發表年度感言,呼籲世人不該冷漠對待世界的苦難。教宗的心願寬廣,悲心殷切,聽來令人動容。
教宗說出了人類的希望,但人是思慮最複雜的動物,若加上宗教、國族、生活、經濟等因素,想要世界和平共處,確實是個艱難目標。
俗話說「是非皆因強出頭,莫管他人瓦上霜」,切忌多管閒事。常人擔心惹禍上身,遂緊閉心門,封鎖布施之路。
冰冷的社會,人們愈來愈有禮貌,謹守「保持距離」的訓示,不拿熱臉貼別人的冷屁股。有老死不相往來的親友;不見援手的路人;更有往生多日渾然不覺的鄰居。漠然的態度,對照侍候寵物的飼主,眾生顛倒莫過於此。
民眾熱情不足,社會籠罩著冷漠的氣氛。有人反其道而行,當義工奉獻心力,憑著熱情和傻勁,為人民謀福祉。民間也曾發起「反冷漠運動」,希望打破藩離,重燃熱情的關心。
教宗方濟說,「太多人態度冷漠,心腸冷硬」;對照劉俠生前說法,「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恨,而是冷漠」,可謂異曲同工。
事不關己、漠不關心、不認同、不參與、不付出的態度和行為,叫人難以接受;對人事冰冷澈骨,才是最悲哀,最大的隱憂。
冷與熱是兩種極端,截然不同的道德標準。我們知道天冷加衣,悶熱除衫,然與人相處,如何去冷加溫呢?
緣起的世間相互依存,你為這社會付過多少?眾人給你恩澤,又該如何回報呢?
世界和平大不易,看到苦難的世間,切莫冷漠以對,當善念興起時,要護念長養;心漸冷卻時,要警覺斷除。讓逐漸冰冷的社會,有一絲溫暖希望。
螢豆之光,是晦暗的指引;棉薄之力,是轉動世界的樞紐。
黃秀緞(南投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