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清華大學通識課「生態體系與全球變遷」行動期末考,學生展現創意,以騎腳踏車作為動力發電,舉辦「環保音樂會」,用音樂與師生分享「行動環保概念」。
環保音樂會昨天在清大戶外野台登場,吸引師生聞聲而來,看見現場擺三台腳踏車,相當驚奇,「透過腳踏車動力發電,原來音樂會可以很環保!」
課程教授王俊秀昨晚評分「行動期末考」,他說,上課是知識的傳授,學生實際體驗,才會對環保有感,才可能實踐環保生活。
一群清大生在音樂會前狂騎腳踏車,「先存滿電」,以提供音響與燈泡發亮。
另一組學生則以寶特瓶結合燈泡,另類的裝置藝術,為音樂會帶來溫馨氣氛。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大四生陳奕惟表示,當初提出環保音樂會時,遇到不少難題,後來發現,若配合發電機,能先將電力存在電磁中,不算太複雜,現場也備有三台腳踏車,如果當場沒電,還可邊騎邊聽音樂。
團隊組長、外文系大三生王彣瑀說,部分組員曾學過國樂或吉他,才決定舉辦環保音樂會,透過相關背景學生協助接電,才發現理論可應用於生活,「環保,原來可以很生活化。」
王俊秀表示,這門課程舉辦好幾個學期,去年還有畢業生穿學士服在校園騎腳踏車,將累積的電力送給學校,當時稱為「自強不息發電廠」;透過學生創意推動各種發電方式,讓生活結合環保,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