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凱平(安睿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日前,澳洲雪梨發生伊斯蘭激進份子持槍在咖啡館挾持人質事件。經過十六小時對峙後,在澳洲警方強力攻堅下終於落幕,但人質中有兩人不幸喪生。
據報導,在這次事件中不幸遇害的兩名受難者,一位是該咖啡店的店長,他在嘗試保護其他客人向外逃出時,和歹徒發生衝突而遭到擊斃;另一位是當天進入咖啡店的女性顧客,她為了保護自己身邊懷孕的女同事,挺身擋在同伴身前,結果在警方與歹徒駁火過程中彈身亡。更令人悲傷的是,這位勇敢的女性自己還是三個年幼孩子的母親。
這兩位受害者都展現了無比的勇氣和高尚的情操,我對他們致上最高敬意,也對他們的遭遇深感同情。於此同時,基於職業習慣,我忍不住去想,他們的離開,對他們的家庭或家人有多少財務上的衝擊?他們都做好事先的準備了嗎?
我相信在當天早上他們離開家門的時候,絕對沒有想過,就此與家人永別。但這也就是理財規畫的重要精神之一,正因為我們無法掌握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所以要盡可能透過事先規畫,做最壞的打算。
以這位女性受害者來說,她還有三個年幼的孩子(據了解,都還不滿十歲)。而孩子一路的成長及求學都需要大量的財務資源,對失去父母中任何一方的家庭來說,這都會是個沉重的負擔。面臨這樣的挑戰,有沒有事前的風險保障規畫,會造成很不一樣的結果。
當然,或許在這個案例中,基於事件的特殊性,受難者家庭可能會有來自政府或社會的補助。但我想表達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能面臨不可預知的風險。正因為這樣的未知,所以才更需要未雨綢繆,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
理財領域中,有時談論財富累積,有時談論收支結餘管理,有時談論風險保障安排。重點在於,這些項目缺一不可,都不可偏廢,如何在諸多需求中顧及全面,並做完善整合,就是理財規畫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