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登記立案二十一家庇護工場,安置超過四百六十名身心障礙者,但各工場今年訂單縮減,業績大不如前,與往年同期相較約減少三成五。
庇護工場設立之宗旨,在於讓身障者有發揮所長機會,鼓勵其自力更生,不被勞動生產體制邊緣化,同時有安定其身心及生活、情緒管理作用,無形中減少家庭及社會問題,值得肯定和推崇。
不管是政府機關、私人企業或一般民眾,採購物品考量,應離不開是否需用、產品價格、品質及堪用年限。如果庇護工場製作產品,符合多數條件,與外界差異不大,有必要在觀念及推銷措施上努力。
除了透過媒體、行政機關廣為宣傳,鼓勵民眾購買。政府應通函各公家機關,在符合採購法規範圍內,優先採購庇護工場產品。
公部門委託民間企業辦理業務,或合辦活動時,也可將此條件列入契約,請業者盡量配合。對於公司企業大量採購工場產品,訂定稅制優惠條款。也可透過連鎖店協助代銷,增加販賣據點。
身障者靠自己努力生產,機關企業或民眾應大力捧場,讓產銷業績獲得平衡,工場不打烊,融合社福與愛心付出的重大意涵。
曦曦(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