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C型肝炎若不治療,六成以上會變慢性肝炎,但許多患者擔心藥物副作用,就醫不積極。醫師建議患者,應及早接受干擾素合併口服藥物治療,成功率可超過七成。
世衛組織(WHO)統計,C肝感染者有一點三到一點五億人,每年三十五到五十萬人死於與C肝有關肝病。疾管署統計,國內C肝感染者約五十到七十萬,百分之六十以上會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百分之二十會發展成肝硬化,其中年有百分之三到五會發生肝癌。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高嘉宏表示,目前患者多是五十歲以上民眾,都是症狀出現或健檢時發現肝功能異常,進一步檢查才發現。他表示,C肝目前無疫苗,治療是以干擾素加口服藥物,治療六到十二個月後效果很好,對於病毒第一基因型C肝者,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會痊癒,而第二型九成會痊癒。痊癒是指病毒量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
高嘉宏說,藥物副作用(如發燒、掉髮、甲狀腺問題、肌肉酸痛)常讓許多應治療感染者卻步。他指出,感染者擔憂干擾素副作用,而新藥貴到買不起,近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一款結合三種藥物新藥,不用搭配干擾素,可遠離用干擾素不適。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近年醫療品質提升及有效宣導,感染者降低,防治重點是阻斷傳播,減少新增個案,針對現有感染者積極治療,定期追蹤檢查,減少肝硬化及肝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