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表演藝術家李國修遺孀王月與兒子李思源,日前參加《中視》的《改變的起點》宣傳電影《極光之愛》,首度公開李國修生前最後錄音;罹病依然幽默的正面態度,不僅帶給家人許多安慰,更讓國人上了一堂寶貴的生命教育課程。
李國修以正面的態度面對死亡,認為人的過世是「去見天上的父母,是一樁喜事!」甚至還說要多帶點錢,才能上天堂請客,因此,王月也多塞點二十字錢(古代銅板)在亡夫褲子裡,讓他風光上路。
「死亡」議題經常是台灣社會的禁忌議題,國人往往對於「死亡」採取避而不談的方式,但從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論點而言,這種壓抑的逃避性防衛機制,其實並沒有真正解決人們對於「死亡」的未知,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害怕與恐懼。
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傳統觀念已面臨調整轉型的階段,過去避談「死亡」的做法,反而讓孩子失去學習生命教育的機會。人生自古誰無死,每個人都有走入生命終點的時候,唯有以正向心態面對,才能慰藉在世者,讓往生者安息。
李思源提到,「父親已寫完人生考卷,完成上天給的使命,所以提早交卷。」若我們也有李國修的這份瀟灑,「死亡」其實就顯得不可怕了。廖經庭(桃園縣/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