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城隍廟內供奉泥塑正神「城王爺」曾稱名「威靈公」,現晉升最高階層的「昇福明靈王」。 圖/人間社記者連憶蘭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台北報導】位處台北市中正區重要金融圈、城中商圈的台灣省城隍廟,建廟迄今已一百三十三年,外在環境繁華熱鬧,與全國最高府邸總統府緊緊相鄰,是守護首都的廟宇,故稱譽為「官廟」。台灣省城隍廟平日香火興盛,更致力投入慈善公益、舉辦各項文化節慶、祭典等活動。
台灣省城隍廟是一座傳統建築廟宇,原稱台北府城隍廟,建於清光緒七年(西元一八八一年),由當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力推建廟,福建巡撫沈葆楨上奏建立。日據時代遭焚毀,至民國三十四年由城中士紳集眾重修大殿擴建神龕,並於十八年前再次購得現址「糧倉」廟地建構完成。
踏入廟內,和煦的陽光照耀中庭,顯得光亮且溫暖,進入一樓正殿清亮、明淨,殿內供奉泥塑正神「城王爺」,曾稱名「威靈公」,現晉升最高階層的「昇福明靈王」。正神的衣下奉祀兩「城王爺」與眾神祇。二樓大殿供奉三寶佛像。
「台灣省城隍廟」相當於人間巡撫衙門,兼管陰陽的神祇,有獎善罰惡、生死禍福與增進幸福等利益。前來祈願祝福、還願者,廟方皆勸導供養素食、水果等供品。無論是警察查案、民眾遺失物品或申冤者,可書寫「狀紙」奉於神桌上,祈求早日獲得償願、申平。
「國外的宗教戰亂不斷,讓人民飽受戰爭之苦,民不聊生。」董事長詹鈴權表示,去年參加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神明聯誼會」,看到全台各地的宮廟齊聚,場面莊嚴盛大,內心非常感動。
台灣省城隍廟今年將再次參加神明聯誼會,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宏觀遠見領導下,結合世界各個宗教,一同祈願世界和平、國運昌隆,帶給社會、國家正面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