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電子商務阿里巴巴集團成立十五年來,首次公開以大數據等方式打擊假貨的工作機制。過去兩年投入人民幣逾十億元打假的阿里巴巴,未來還想公布全大陸的打假地圖。
阿里巴巴目前投入消費者保障與打假工作的員工超過兩千人,這支智慧財產權保護專業團隊在阿里內部被戲稱為「神盾局」,有如漫威(Marvel)漫畫從事諜報和執法的祕密組織。
阿里巴巴風險長邵曉鋒說,今年前三季,配合大陸各級行政執法部門,辦理侵犯智財權案件逾千件,抓獲犯罪嫌疑人近四百人,涉案金額近六億元。阿里巴巴考慮,未來定期公布從淘寶網打假數據得出的全大陸線下(實體通路)假貨分布及流通地圖。
阿里巴巴啟用大數據(big data)打假機制,透過智慧圖像識別、數據抓取與交叉分析、智慧追蹤、大數據建模系統等技術,將假貨從數十億的線上商品中撈出來。阿里巴巴就曾透過分析,協助陸警破獲一起仿冒案。
不肖商家在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平台上販賣仿冒品,使阿里一直為外界詬病。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對此十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