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鹿 消失66年後現蹤

文/朱莉雅整理報導 |2014.12.21
3651觀看次
字級

文/朱莉雅整理報導

鹿兒長角不稀奇,但如果鹿兒長出了尖獠牙,那可就少見了!

膽小獨行俠 行蹤神祕

有著一雙大耳朵和吸血鬼般尖牙的喀什米爾麝香鹿(Kashmir musk deer)消失六十六年後,日前被眼尖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阿富汗東北部現蹤!

麝香鹿是一種膽小、非群居性的哺乳綱鹿科動物,皮毛上有斑點、大耳朵、短尾巴且沒有鹿角。研究人員說,喀什米爾麝香鹿行蹤神祕,不容易被發現,更別說是停下讓人拍照。

麝香鹿是地表上唯一生有膽囊的鹿,而且公鹿向下彎曲的犬齒,也是鹿科中獨一無二的。麝香鹿棲息地從西伯利亞橫跨韓國,並延伸至喜馬拉雅山脈的山區中,海拔高度可達二四三八公尺。

麝香腺惹禍 族群遭殃

公鹿的麝腺位於下腹部及生殖器之間的囊狀物中,香味源自麝香酮,由於可產生濃烈且令人愉悅的氣味,同時香味濃郁而持久,曾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香水原料之一,被廣泛應用作為定香劑,或做成薰香和使用於醫療上,黑市價格一磅超過二萬美金,等於一公斤超過台幣一二一萬元。

最上等的麝香,交易價格甚至曾高達

兩倍同等重量黃金的價格,但也因此,盜獵成為麝香鹿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不過,從麝香鹿身上取得麝香酮現已受到嚴格控制,且世人已經發現香味的替代來源,例如麝香花、麝香木及麝香梨,而且可以用合成方法產生,換言之,麝腺的經濟價值降低,讓麝香鹿幸而獲得喘息。

棲地遭破壞 仍列瀕危

根據Discovery News報導,喀什米爾麝香鹿最後一次出現在阿富汗是一九四八年。日前,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簡稱WCS)為首的團隊,在阿富汗目擊五次喀什米爾麝香鹿,其中有三次在同一地區看見同一隻雄麝香鹿,另外二次分別是母麝香鹿帶著小鹿和一隻單獨的母麝香鹿。

據悉,亞洲地區共有七個相似的物種,喀什米爾麝香鹿是其中之一。不同於一般的草食性動物,雄麝香鹿擁有像吸血鬼一般的尖獠牙,在交配季節可用來打鬥,驅趕情敵,但牠們的數量因盜獵和棲地破壞而大量減少,屬瀕危動物。

發現喀什米爾麝香鹿的地區,一般擁有茂密的灌木叢和杜鵑,位置集中在阿富汗東北部。「麝是阿富汗的寶藏。」WCS亞洲副主任彼得(Peter Zahler)說:「這個罕見的物種,和較廣為人知的雪豹,都是阿富汗的自然資產。」但WCS也期望阿富汗當地的局勢能盡快穩定,如此,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才能和當地夥伴合作,有效評估物種所需的保育措施。

動物小百科

古代中國拿麝香當作中藥,具有興奮和強心等作用,但一般說來,天然麝香最常被使用於香水製造,直到一九七九年,「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通過後,麝香鹿被列為保育類動物,捕殺、交易麝香鹿及其製品均屬違法,才使其免於被滅絕。

除了麝香鹿之外,世間還有別的動物及植物也會生產類似麝香的香氣物質,動物如麝香貓(civet)、麝香鼠(muskrat)、澳洲的麝香鴨(musc duck)、麝香鼩鼱(音「渠經」)(musk shrew)、麝香龜(musc turtle)、麝香鳳蝶等等均可發散出麝香味。

植物麝香則有西洋當歸(garden angelica)、黃葵(ambrette seeds),以及Mimulus、Olearia等麝香花及麝香木屬的植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