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愛喝碳酸飲料,不利鈣吸收。
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十三歲國中男生,喜愛打棒球,某日跌倒不以為意,一周後手腕逐漸腫脹疼痛,檢查發現已有骨折,經詢問發現他平時很少接觸含鈣食物、也不愛喝牛奶,卻愛喝碳酸飲料、每天至少都會來一杯。醫師提醒,愛喝碳酸飲料,不利鈣吸收,孩童戶外活動太少,或是防曬防過頭,維生素D不足,也容易骨折。
書田小兒科醫師、榮新診所主任潘俊伸表示,門診中遇過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身高,頻頻詢問需不需要額外補充鈣。他強調,鈣質在長高過程確有重要性,但是鈣質補充與骨質密度間關係更值得注意,青少年時期若沒有存夠骨本,將來發生骨質疏鬆機率頗高。
潘俊伸進一步說明,成年人約有四至六成骨本,是在青少年時期就儲存,特別是快速生長期攝取最多(男生約十四歲,女生約十二歲半),通常在十八歲左右,有九成骨本已儲存完畢,一旦錯過「補鈣黃金期」,未來容易骨質疏鬆。此外,在快速生長期,骨質密度往往不夠,也很容易因運動過程或姿勢不良受傷、導致骨折。
潘俊伸指出,門診中遇過許多家長以為補鈣可以長高,拚命給小孩子吃鈣片,其實,鈣質從牛奶或其他天然飲食中即可攝取得到,吸收效率也比較好。兒童、青少年時期可以牛奶為主要來源,佔含鈣飲食來源七、八成。有的青春期女孩子因為怕胖而排斥牛奶,或常喝碳酸、氣泡類飲料,其實這樣容易影響骨本儲存,甚至因骨質密度不足而造成較高骨折風險。
潘俊伸說,近年來孩童戶外活動太少,容易維生素D不足,由於鈣質吸收必須要有足夠維他命D的配合,而陽光能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中鈣質累積,使骨骼快速生長,建議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五至十五分鐘,多去戶外曬太陽。
潘俊伸提醒,孩童快速生長期應給予均衡營養,特別是含鈣食物如牛奶,以及養成固定戶外運動習慣,把握補鈣黃金期,建立良好骨本基礎就不怕未來骨質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