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邱立本香港亞洲週刊總編輯
我的朋友小周說,儘管香港當局已經將金鐘占領區清場了,過程順利,沒有流血,但香港人心戰場的戰爭會更為險惡,要在理論上「堅壁清野」,將占領手段反民主與反文明的一面暴露出來。
這位香港資深的媒體人約了我見面,大家坐在金鐘的麥當勞,一邊吃漢堡喝可樂,一邊聊綿延兩個多月的占領行動,最後會在這島嶼留下什麼?
小周說,這次事件顯示香港被撕裂。支持占領的人數,儘管還是少數,但他們掌握了不少主流媒體,似乎操控了詮釋城市命運的話語權,對新世代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我說,這是否表示占中派成功了?
小周說,其實是失敗了。從九月二十八月攤牌、警方施放了八十七枚催淚彈開始,民意一度對占中的支持度偏高,但當占領街頭的行動開始,就是占中派失敗的開始。
第一天就是失敗的開始?我問道。
小周說,從戰術來說,占領派氣勢如虹,占領了金鐘、旺角和銅鑼灣,匯聚人數一度號稱萬計,但從戰略來說,占領了馬路,等於是與民為敵,打爛了很多人的飯碗,時間拖得愈久,就愈失去民心。
我說,剛開始占領派一直強調,這是要全民犧牲,為了子子孫孫,不能不這樣做,最後逼香港政府與北京當局就範。
小周說,其實用膝蓋來想,港府與北京都不會因為這樣就投降,梁振英其實是學習毛澤東的「持久戰」,或是蔣介石的「時間換取空間」,消耗對方的實力,讓民意來逐步「凌遲」這些占領者。因為占領幾天或一個禮拜,民意還可以接受,但時間一久,很多民眾都受不了,不滿他們的利益受到巨大的損失。
我說,損失最大的是誰?
小周說,首先是香港廣大計程車司機,平均每天收入都少了三成左右,等於是白做了。
我說,除了基層以外,其他階層的利益也受到損害?
小周說,肯定。占領金鐘,導致中環往半山區的道路受阻,過去從山上到中環,只要二十分鐘左右,但占領後,要兩個多小時,不斷繞路才能抵達,讓住在山頂豪宅的上層階級都蒙受其害。難怪後來大律師公會發表聲明,指出占領行動追求正義不是法律概念,而只是哲學概念。
我說,這因為很多的大律師都是住在半山區?
小周說,正是如此,有些自由派的大律師開始時還支持占領,後來自食其苦,就挺身反對。普通老百姓坐車,從上環到灣仔,本來十五分鐘車程,變成了一個多小時。占領區的商戶,如旺角的九龍錶行,傳出生意少了九成,可說欲哭無淚。也就是說,占領行動,從基層到中層到上層,都受到損害。
但占領者強調他們是基於偉大的理想,爭取民主,因而他們也獲得不少媒體與民眾的支持?我說。
小周說,為求目的,不擇手段,正是反民主的表現。中東的恐怖主義,把一個超級市場炸掉,死傷一大堆人,恐怖分子強調是為了未來理想社會,要光榮建國,也在他們的小圈子獲得掌聲。
我說,你是說香港占領者是恐怖分子?
小周說,香港占領者其實是推動一種「軟性恐怖主義」。儘管沒有用炸彈殺人,卻損害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讓無辜的第三方利益受到巨大損失,而又沒有獲得這些人的同意和授權,可說是極端反民主的行為。
我說,就是爭取民主的過程,卻用極端不民主的方式,可以說未見民主之利,先見民主之害?
小周說,這就是今天香港占領運動在理論與實踐上的死結。這種軟性恐怖主義,看似動力十足,但在現實的操作上損害別人,違反了現代社會的民主原則與文明原則,最後只會被沉默的大多數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