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蘇澳鎮蘇北里耆老書法家呂百川寫書法超過50年,看著自己以前的作品神情充滿懷念。圖/鍾知君
【本報宜蘭訊】宜蘭縣蘇澳鎮蘇北里耆老書法家呂百川,學習書法多年,不僅自己寫作,還開班授課教孩子寫作,累積的書法作品不計其數,寫書法對他而言不僅是興趣,更是面對生命的一種態度。
87歲的書法家呂百川,從蘇澳國小畢業,曾在台灣水泥擔任人事主任,他感嘆小時候沒有經濟能力繼續升學,但自己很喜歡看書,尤其推薦《菜根譚》,裡面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深深影響他,也鼓勵年輕人要多讀。
談到寫書法的契機,他說爸爸的文章寫得很好,回想起爸爸在他8、9 歲時跟他說:「阿川,你長大後,如果字寫得好,出社會跟人家書信往來時,人家看到你字漂亮,就會先尊敬你三分。」這句話影響他一輩子,他認為人的氣質要自己負責,寫書法能修身養性,所以平常也會教導自己的孫子寫書法。
攤開過去的楷書、行書和草書作品,呂百川的神情充滿懷念,他說,自己從27歲開始寫,一直寫到80歲,現在年紀大寫不動了,光是以前練習的作品就超過3600張,蘇澳大坑罟大玄廟中柱子上也是由他題字,喜歡寫杜甫的詩,也會寫下自我勉勵的話,曾在社區和學校開班授課,教過900位學生。
呂百川說,20多歲時看到陶淵明的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深受感動,啟發他要好好念書、寫書法,他也勉勵大家在能吸收學問的時候就要把握機會,要善用時間做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