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30年才現蹤的送子鳥(東方黑鸛)和鳳頭潛鴨、黑面琵鷺已在屏東龍窟潭度冬。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除能看到小水鴨,也看得到綠頭鴨的身影。
文/蘇林
「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將於12月底起,在全台超過134個樣區同步展開,歡迎愛鳥民眾加入一起數鳥,以容易但科學性的方式,遍數冬天台灣各地的鳥類,看見另類台灣。
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的新年數鳥活動,每年元旦前後,在我國所有領土範圍內進行,藉由新型態的公民科學活動,關心生態環境變化,持續「看見台灣」冬季鳥類的種類和數量變化。
2014年新年數鳥嘉年華,全台共122個樣區、近600位鳥友用心數鳥,並發行年度報告。2015年新年數鳥活動,將於今年12月20日至明年1月11日期間進行。進行方式,事先透過各縣市共21個地方鳥會的「鳥老大」規畫活動樣區圓,接著邀請「鳥鄉民」參加活動。
截至目前為止,愛鳥民眾認養的各地樣區已經超過134個,涵蓋全國超過10%的國土,並包括許多國家公園、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與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國家重要溼地與重要鳥類棲息地。透過活動,民眾將能更瞭解鳥類以及鳥類棲地的重要性與保育的概念,並將好的環境留給後代子孫。
主辦單位表示,2015年度指標鳥種為雁鴨,代表鳥種為「小水鴨」,活動紀念品也將使用雁鴨作為設計主題。目前台灣有紀錄之雁鴨科共41種,依據去年的年報指出,數量最多的前六種分別是小水鴨(8452隻)、琵嘴鴨(6365隻)、赤頸鴨(3147隻)、尖尾鴨(3116隻)、花嘴鴨(2442隻)及鳳頭潛鴨(1747隻),其餘雁鴨的數量都在100隻以下,數量有很大的落差。
台北市華江橋10年前曾有超過萬隻小水鴨的紀錄,屏東龍鑾潭於1990年代更發現超過有2000隻的鳳頭潛鴨。近年來整個亞洲地區的雁鴨數量都持續下降,主辦單位期許能透過本活動讓大家瞭解目前雁鴨所面臨的威脅,積極保護在台灣度冬的雁鴨。
有興趣參加的民眾,可以透過活動官網http://nybc.bird.org.tw和臉書粉絲團報名。民眾只要在指定的日期、時間、地點出現,就會有熱心的義工們帶領大家領略冬季的鳥類之美,並可參加猜猜樂活動拿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