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騎 轉角遇見單車花

 |2014.12.12
1627觀看次
字級
廢棄單車重新彩繪、妝點彩花盆景,成為巷弄轉角最亮眼的裝置藝術。圖/吳曼寧
錦華社區發展協會創會人溫美珠,定期整理植栽。 圖/吳曼寧

【本報台北訊】歐洲街頭常見的綠美化設計,台北市大安區錦華里社區發展協會今年引進瑞士綠化創意,將廢棄單車重新彩繪,妝點上彩花盆景,放置在巷弄轉角,成為亮眼的裝置藝術。

特別的是,社區內第一輛綠化單車真的是「台瑞合製」。透過居民穿針引線,協會邀請造訪台灣的瑞士家庭和當地居民協力完成,結合瑞士創意及社區心意。

妝點社區的想法看似浪漫,其實源於社區防災需求。因為整個錦華社區幾乎都是六公尺以下的巷弄,相當狹窄,有些紅線區只要違規停車,消防車就無法進入。協會創會人溫美珠長期擔任消防義工,看見社區潛在危機,先在巷弄轉角擺設大型花盆,避免民眾違規停車,成效頗佳,居民建議進一步推廣。

溫美珠說,社區有居民擔任遊學仲介,觀察到瑞士許多社區將廢棄單車改造為綠化設施,建議引進。

今年夏天這位仲介帶瑞士家庭來台旅遊,邀請這家人幫忙試做。

社區募集到一輛廢棄單車,由瑞士家庭協助改造。溫美珠笑說,雖然只是拆解零件、上漆再重新拼回:「但整整做了一星期!」完工後放在巷弄紅線上,當成「車阻」。

美麗的綠化單車為社區增添亮點,兼具防災功效,很快引起迴響。今年十月中旬,協會舉辦社區義工培訓營,再做九部,裝置社區角落。為讓居民認識單車用途,協會與里辦公室發起「尋寶活動」。居民只要找出十部綠化單車在哪兒,可獲小禮物,許多人還拍下單車照上傳網路,幫社區打知名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