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單車重新彩繪、妝點彩花盆景,成為巷弄轉角最亮眼的裝置藝術。圖/吳曼寧
錦華社區發展協會創會人溫美珠,定期整理植栽。
圖/吳曼寧
【本報台北訊】歐洲街頭常見的綠美化設計,台北市大安區錦華里社區發展協會今年引進瑞士綠化創意,將廢棄單車重新彩繪,妝點上彩花盆景,放置在巷弄轉角,成為亮眼的裝置藝術。
特別的是,社區內第一輛綠化單車真的是「台瑞合製」。透過居民穿針引線,協會邀請造訪台灣的瑞士家庭和當地居民協力完成,結合瑞士創意及社區心意。
妝點社區的想法看似浪漫,其實源於社區防災需求。因為整個錦華社區幾乎都是六公尺以下的巷弄,相當狹窄,有些紅線區只要違規停車,消防車就無法進入。協會創會人溫美珠長期擔任消防義工,看見社區潛在危機,先在巷弄轉角擺設大型花盆,避免民眾違規停車,成效頗佳,居民建議進一步推廣。
溫美珠說,社區有居民擔任遊學仲介,觀察到瑞士許多社區將廢棄單車改造為綠化設施,建議引進。
今年夏天這位仲介帶瑞士家庭來台旅遊,邀請這家人幫忙試做。
社區募集到一輛廢棄單車,由瑞士家庭協助改造。溫美珠笑說,雖然只是拆解零件、上漆再重新拼回:「但整整做了一星期!」完工後放在巷弄紅線上,當成「車阻」。
美麗的綠化單車為社區增添亮點,兼具防災功效,很快引起迴響。今年十月中旬,協會舉辦社區義工培訓營,再做九部,裝置社區角落。為讓居民認識單車用途,協會與里辦公室發起「尋寶活動」。居民只要找出十部綠化單車在哪兒,可獲小禮物,許多人還拍下單車照上傳網路,幫社區打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