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館「生物律動展」 將聲音變藝術

 |2014.12.11
1273觀看次
字級
圖中的「電子音樂桌」也是很熱門的展品,它是透過感應器與聲光效果,民眾只要移動桌上物件,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創造獨特節奏,彷彿化身夜店DJ。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聲音也可以變成藝術!台灣科學教育館即日起與愛爾蘭都柏林科學藝廊(Science Gallery)合作,在館內展出「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現場有14件互動展品,讓大小朋友透過聲光影音科技,一起「玩聲音」。展期至明年6月10日。

科教館長朱楠賢表示,「生物律動展」是愛爾蘭都柏林科學藝廊向世界各國徵件,最後選出14件來自愛爾蘭、日本、西班牙等9國的聲音互動作品,先前曾在都柏林、紐約、新加坡等巡迴展出,這次先在科教館展出,之後移師到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朱楠賢表示,生物律動展有許多互動裝置,例如由歐洲人體音樂盒研究計畫研發的「音波床」,在雙人床周圍安裝超低音喇叭,民眾躺在床上透過音波,可以感受聲音在自己的身體游移,彷彿躺入一張「聲音池」;「竊聽者」則可以隨興錄下自己的聲音,現場立刻轉換成聲波影像,立即互動的特性,很受小朋友歡迎。

科教館表示,即日起至明年1月31日,Mr. Ear耳朵先生將不定期出現在台北西門町、信義計畫區及新北市板橋車站,民眾只要拍下耳朵先生的照片,上傳到自己的臉書,並tag(標記)「打聽」,就有機會獲得高級耳機,活動詳情可至官網查詢,網址: http://www.ntsec.gov.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