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疆若羌縣東北部,有一處被稱為羅布泊的地方。它乾涸以前,面積曾經達到過五六○四平方公里,沿岸生長著大片胡楊林。當中原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時,羅布泊沿岸已有了遠古居民,他們的生活依賴於漁獵或遊牧。樓蘭就位於羅布泊的西岸,塔里木河與孔雀河從西向東流出沙漠,經過樓蘭注入羅布泊,河流兩岸水草豐美、田地肥沃,滋養著樓蘭王國的子民。
樓蘭古城,位於羅布泊西岸,氣候惡劣,一年中八級以上大風天氣有一百多天,夏季高溫可達五十多度,冬季嚴寒可至零下三十多度。周圍是廣闊的雅丹地貌。雅丹是一種長期強烈風蝕和水蝕形成的像海中礁石一樣的土堆群,地表溝壑縱橫,起伏不平。
其遺址範圍分佈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羅布泊沿岸,地當中國與西方交通孔道。以長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出玉門關,穿過白龍堆,即進入樓蘭地區。
樓蘭城為不規則的方形,四面城牆尚存斷垣。城座北朝南,在南北城牆中間各有一個缺口,可能是南、北城門。城中間有一條從西北向東南流貫全城的水渠,在城的東部是佛寺區,有一座高大的佛塔,塔頂部已塌毀,但其殘高仍有十點四米,佛塔的外形與古代印度的「堵波」相似。二十世紀初,斯文.赫定和斯坦因等人曾在此發現雕刻成各種花紋的裝飾木板和木雕佛像,這裡應是一座佛寺遺址。
城的西部和南部是成片的居住區遺址,可以想像當年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河水在流向羅布泊時,在樓蘭城外曾有數條支河流過,樓蘭城外河邊綠樹成蔭,城內街巷縱橫、商旅輻輳,來自長安、貴霜、安息、大宛、康居等國派出的使者、商旅在此歇息,人們在樓蘭城內,使用著漢朝錢幣和中亞各國的錢幣,用來購買各自喜愛的商品,這裡有色澤豔麗、柔軟滑潤的中國絲綢,有神奇、變幻莫測的中國銅鏡,有五彩斑斕的大宛琉璃,有奇香撲鼻的各類香料。這個樓蘭城遺址,應就是當年樓蘭國的都城。
就在距離樓蘭城外,古羅布泊人墓地位於鐵板河河灣南面的兩座高土阜上,約距鐵板河北岸有二公里。土阜是典型的風蝕臺地,鬆散的沙質土台四周已被風沙刮割成很陡的崖坡,考察隊意外在此發現一座古代羅布泊人的墓葬。
距今約三四千年前,在羅布泊地區就已有一支我國古代的少數民族,他們在此居住和生活,已有了原始的畜牧業,但仍要依靠捕獵飛禽走獸為生;已會用最簡陋的辦法來加工處理羊皮,粗撚毛線,並會用毛線編織出毛布,這種毛布都是平紋,其粗糙的程度,就類似我們今天使用的麻袋片。現在,「樓蘭美女」靜靜躺在新疆博物館的古屍展廳裡,已是價值連城的著名文物,每年都會吸引眾多的中外遊客前來參觀。從它的身上,激起了人們對神秘的樓蘭王國的無限遐思。